新的研究预测,全球葡萄酒市场明年将触底反弹,但复苏将伴随全新消费趋势。波尔多大学与维罗纳大学近期发布的联合研究指出,全球葡萄酒行业或将在未来数年内,迎来结构性调整后的复苏。这项以意大利知名酒商Masi为案例的深度分析认为,尽管行业仍面临消费习惯转型与外部环境波动的挑战,但通过战略创新与市场多元化,复苏曙光已初现端倪。
结构性衰退下的行业现状
近期,法国饮料巨头Castel关闭里昂南部灌装厂的决策,揭示了欧洲传统市场的深层困境。该集团声明称,工厂停运直接源于销量下滑,而背后则是“葡萄酒市场结构性衰退”的长期压力——年轻一代饮酒量下降、健康意识兴起,叠加地缘冲突导致的供应链成本攀升,共同挤压行业利润空间。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在2023年报告中指出,全球葡萄酒消费格局正经历显著变迁。传统欧洲市场的份额持续收缩,而亚洲、非洲等新兴区域的进口需求逐年增长。以红葡萄酒为例,其在欧洲部分产区的销量较十年前下降超15%,但在中国市场仍保持稳定增长。研究团队将Masi酒庄作为核心案例,剖析了行业逆势增长的可行路径。这家拥有250年历史的意大利酒商,通过三大战略在低迷市场中实现增长: 近年来,Masi聚焦高端市场,推出多款限量版单一园葡萄酒,并开发低酒精度有机系列,以迎合健康消费趋势。该酒庄2023年财报显示,其北美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9%,其中,新品贡献率达35%。 Masi投资改造酒庄,打造融合历史、艺术与品鉴的体验空间。酒庄公开数据显示,其2023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衍生收入占比升至15%,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溯源,并采用AI优化种植管理。Masi在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称,上述措施使水资源消耗减少25%,碳排放量降低18%。
研究认为,2026年前后,全球葡萄酒市场或迎来触底反弹,但增长动力将显著区别于过往周期。波尔多大学教授Jean-Marie Cardebat指出:“新兴市场与消费升级需求正重塑行业规则,企业必须摆脱对传统市场的依赖,主动拥抱变革。” 以亚洲市场为例,尽管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消费者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持续上升。OIV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间,中国进口葡萄酒均价年复合增长率达4.3%,显示出市场向高端化倾斜的趋势。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则通过婚庆、商务场景扩大起泡酒消费,成为行业新增长极。 可持续实践亦成为竞争关键。欧盟计划于2027年前,将30%农业补贴与低碳生产挂钩,倒逼酒庄加速绿色转型。全球有机认证葡萄园面积近十年增长逾两倍,印证了这一趋势。
●地缘政治波动:红海航运危机推高物流成本,东欧产区的化肥价格仍高于冲突前水平。 ●代际消费断层:年轻群体饮酒频率下降,但更关注品牌价值与体验创新。如何通过数字化营销(如社交媒体、虚拟现实)触达新一代,成为行业共同课题。 ●气候变化威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若全球升温突破1.5°C,30%以上葡萄酒产区的传统风味特征可能发生改变。2023年极端天气已导致法国、西班牙部分产区减产超10%。
●文化赋能:西班牙桃乐丝酒庄推出“历史窖藏”系列,将酿酒工艺与本地文化遗产深度绑定; ●科技融合:部分酒商引入人工智能分析消费者偏好,实现精准产品开发; ●可持续认证:纳帕谷多家酒庄联合发起“零碳2030”倡议,通过碳足迹标签提升溢价能力。 “未来的领军者需同时具备文化叙事力、技术创新力与生态责任感。”Cardebat总结道,“这既是挑战,也是行业进化的重要机遇。”
全球葡萄酒行业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无论是深耕本土文化,还是开拓新兴市场,企业的核心使命始终如一:在不确定性中酿造可持续的价值。而这场变革的成败,或将决定下一个十年行业的格局与高度。(资料来源:Wine-searcher,OIV,Masi Winery Financial Report等)
编辑:尤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