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6年,英博收购雪津啤酒之后,雪津的营销策略开始悄悄地变了,或许,雪津同样逃脱不了“被外资雪藏”的命运?
现象一:现在的雪津公司已经不是唯一推广雪津品牌了,而是开始大力的推广英博的品牌贝克啤酒。在莆田,雪津根据地,各大酒楼现在推销的已经不是雪津而是贝克。
现象二:福州五一广场十字路口的广告牌,福州全市最好的一个广告位,这是雪津当初走出莆田,挥师省城的标志性动作,然而今日已经不是唯一发布雪津广告了,贝克已经抢占了半壁江山。
现象三:雪津原先的广告语是“真情的味道”,这个广告语为雪津的传播立下了不少功劳,然而今日却改为“真情共成就”。这么一改,原先雪津啤酒的好味道,全部都没了。
这里笔者只想谈的就是这个新广告语——一个雪津啤酒的广告败笔。
首先,想象空间方面的差距。“真情的味道”能够留给消费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塑造了品牌的联想度,能让消费者在接触这个广告语时就能感觉雪津啤酒优秀的口感,并且能让消费者想象与家人、朋友等饮酒时的真情交流,。“真情共成就”则太直白,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并且这个广告语本身与啤酒的联系并不大,有牵强附会的感觉。
其次,新广告语明显在作茧自缚。如果广告语是“真情的味道”,那么这个酒的消费对象就是所有有饮酒需要的消费者,而如果广告语是“真情共成就”,那么该酒就成了庆功酒了。朋友之间休闲喝酒难道需要“共成就”吗?恋人之间谈情说爱的小咪一点啤酒难道需要“共成就”吗?亲人之间品品酒沟通一下感情难道要“共成就”吗?心情烦闷时借酒浇愁难道还喜欢喝“共成就”的酒吗?朋友离别时践行难道要来个“共成就”吗?很显然,雪津这是在把自己束缚住了。白酒的“金六福”可以搞成庆功酒,雪津也可以开发一个新品项作为庆功酒,但如果把整个品牌定位成庆功酒,那么无疑在为自己挖坑。
第三,新广告语弱化了品牌的核心诉求。雪津的核心诉求是“真情”,那么雪津所有的营销传播活动必须围绕“真情”而展开,为“真情”做加法,而不是减法。“真情的味道”在语法上是形容词(真情)+名词(味道),味道其实就代表了啤酒,而“真情”则强调了这种啤酒的特性、主张,从而使雪津“真情”的核心诉求能够自然而然的“浮出酒面”,因此可以说这个广告语与雪津啤酒是绝配。然而,“真情共成就”在语法上却是名词(真情)+动词(共)+名词(成就),强调的重点是“共成就”,从而使雪津啤酒“真情”的核心诉求与雪津本身缺乏沟通连接的桥梁,因此可以说这个广告语是在为核心诉求做减法。
一个品牌的核心诉求一般不轻易变化,而广告语则可随着品牌的不同阶段适当调整,比如雪津在推出高端产品“麦之初”的时候,就曾提炼了“最初的,才珍贵”的广告语,这应该是很经典的广告语了。但这次的“真情共成就”则差强人意。
作为一个曾经名噪一时的区域啤酒龙头,作为国际啤酒巨头入主的啤酒公司,雪津啤酒的这种广告败笔似乎在犯着一个低级的品牌传播错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希望曾经是福建人骄傲曾经红极一时的雪津啤酒品牌不要成为外资并购下的“豪门盛宴中的悲哀”(不过这好像很难,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