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中国戏曲中是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
饮酒在戏曲中,与吃饭几乎是同义词。在戏曲舞台上,吃饭的器皿不是饭碗、菜盘(除去极少的例外,如《鸿莺禧》、《朱痕记》、《铁莲花》等剧,因剧情的特殊需要才使用饭碗),而是用酒壶、酒杯来代替。请客吃饭,不说请用饭,而是说“酒宴摆下”。不管多么隆重盛大的场面,例如《鸿门宴》、《群臣宴》、《功臣宴》等剧,在舞台上表示丰盛笼席的道具,也只有几个酒壶和酒杯。
有许多戏,是以酒或醉酒构成全剧的主要情节的。例如《薛刚大闹花灯》,是说薛刚酒醉以后,失去理智,闯下滔天大祸,把当朝太师张泰的门牙打掉,打伤国舅张天佐、张天佑,打坏太庙的神像,打落太子的金冠,引起皇帝的震怒,将对唐朝有汗马功劳的薛家一家三百多人,满门抄斩。这虽然是由手张泰衔恨,在皇帝面前进诲,才引发一场曲折激烈、忠奸斗争的悲剧,但起祸根源,却是由于薛刚酣酒,疯狂乱来的结果。后部《薛家将》的戏,主要是从这个情节引发而来,如《阳和摘印》、《法场换子》、《铁丘坟》、《双狮图》(《举鼎观画》)、《徐策跑城》,直至《薛刚反唐》等都是。
《水浒》戏有许多是以醉酒为主要情节构成的,如《醉打山门》,是说鲁达在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智深,因素性嗜酒,每欲破戒。一日,下山闲游,见一人担酒,即上前沽饮,酒贩告以长老有令,禁寺僧饮酒。智深不昕,狂饮大醉,回寺大闹。长老遂荐往东京大相国寺。《黄泥岗》(《生辰纲》)是说晃盖、吴用等在黄泥岗智劫“生辰纲”(梁世杰送给岳父蔡京的寿礼),用的计策就是用药酒将押送官兵麻醉,然后劫取。《武松打虎》是说武松在景阳岗下店中沽饮,乘醉过岗,遇见猛虎,奋勇将虎打死。《十字坡》(《武松打店》)是说武松发配事丛l盹机斗,空铺歪执一惊‘再把啻酒店拇宿。孙二娘将武松灌醉,夜入卧房,准备杀害。其实武松是佯醉,早有戒备。二人摸黑动武,孙二娘不敌,张青赶来相助。武松通名后,张青夫妻慕其名,遂结为好友。《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是说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剧目有《鸳鸯楼》、《飞云浦》、《蟆蛤岭》等剧。《得阳楼》是说宋江杀死阎惜妓,发配江州。一日,宋江到得阳楼饮酒,酒后,因慨叹个人遭遇,题诗于壁。诗被通判黄文炳抄走,送与知府蔡德章,诬宋江谋反。宋江装疯,蔡知府不信,判宋江斩刑。后被梁山好汉劫法场救出。
以醉酒构成戏的主要内容的剧目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贵妃醉酒》,是说杨贵妃备受唐明皇宠爱,曾约共饮于百花亭。时,明皇爽约,杨贵妃久候不至,问高力士,始知明皇已宿西宫梅妃处,心生怨窟,引酒独酌,自遣愁烦。《太自醉写非是说唐玄宗时,渤海国进奉蛮表,朝臣均瞠目不识。贺知章荐李白,李果识蛮文。玄宗授李为翰林院学士,命其复表。李白曾受杨国忠、高力士迫害,.遂乘醉请命令杨国忠溶墨,高力士脱靴。玄宗准奏,李挥笔成表,渤海国慑服。《醉皂》是昆曲《红梨记》的一折,是说一名皂隶奉县令差遣,邀请赵公子饮酒赏月,不料皂隶醉酒,引出一段喜剧。《醉度刘伶》与《刘伶醉酒》,是说刘伶嗜酒,自夸从来不醉,遇酒仙杜康,饮以仙酒,竟大醉不醒的故事。《酒丐》是说侠士范大杯,隐于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酒,做了许多锄强扶弱的侠义之举。《醉县令》是说三国时庞统投刘备,不被重用,只委任县令,整日醉酒,不理民政,后刘备派人视察,一天之内将三月积案全部审清,刘备始服其才,委以重任。《醉战》又名《让雍州》,是说明未穆君益据雍州,好酒贪杯,竟失去雍州的故事。
有些戏虽然不是以饮酒、醉酒作为贯穿全剧的主要情节,但却是剧中某一片断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细节,用这一细节塑造或深化人物性格,使之更加鲜明突出;或是用以作为强化戏剧冲突,解决戏剧矛盾,推进戏剧情节发展的一种催化剂,或是渲染戏剧氛围的一种有力的表现手段。这样的戏非常多。如《温酒斩华雄》,通过“酒尚未凉,华雄已被斩首”这→细节,突出表现了关羽的神勇无敌。《群英会》通过周瑜与蒋干两个人的佯醉,表现了周瑜的智慧谋略和蒋干的自作聪明,上当而不自知。《青梅煮酒论英雄》,通过曹操与刘备饮酒交谈,刻画了两位性格迥异,但又同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当世英雄”。《草船借箭》,通过诸葛亮和鲁肃在船上饮酒的一段戏,鲜明地刻画出两个人迥然不同的情绪与心态:诸葛亮是从容镇静,成竹在胸;而忠厚诚朴的鲁肃却是惊惶失态,手足无措。《西厢记》中,崔老夫人悔婚后,还逼令莺莺以“兄妹”的名义给张生敬酒,而张生听说悔婚,又惊又怒,在忿谶失望的心情下被迫饮下莺莺递奉的这杯“苦酒”;这一敬酒的细节,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封建社会爱情悲剧的时代内蕴。《杨门女将》中,在杨宗保的五十寿诞的寿堂上,传来了他为国捐躯的噩耗,寿堂变灵堂,余太君忍悲痛,集合了全家四世子孙,以酒酶地,祭奠杨宗保。这一奠酒的细节,内涵极其丰富深刻,已经超越了对于杨宗保的悼念哀思;这杯酒宣告了杨家将的忠勇爱国,几世不渝s也喷洒出杨家将视死如归,义薄云天的壮志豪情。再如《十五贯》和《捉放曹》,前者尤葫芦如果不喝醉酒,就不会被委阿鼠杀死;后者吕伯奢如果不是殷勤过分,跑到前村去买酒,也就不会惹来杀身之祸。《独占花魁》中,卖油郎终年辛苦积银二百两,至妓院求会花魁,适逢花魁大醉,不省人事,卖油郎侍奉通宵。花魁酒醒,颇为感动,遂以身相许。这里的醉酒成为增进爱情和友谊的手段。
《白蛇传》中,许仙听信法海的怂恿,强劝白素贞在端午节饮下雄黄酒,致使自素贞酒醉现出自蛇原形,将许仙吓死,引发了《白蛇传》后半部一系列的激烈斗争和悲剧。《盗银壶》和《九龙杯》中的壶和杯,都是珍贵的酒器,通过盗壶、盗杯及壶、杯的失而复得,引发了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故事。《间樵闹府》中的范仲禹也是酒醉后被葛登云派人暗害的。《红灯记》中,李玉和在被捕以前,喝下李奶奶递给他的一碗酒,唱了“临行喝妈一碗酒”的著名唱段,这一喝酒的细节,抒发了李玉和一家为革命誓死不屈的豪情壮志。《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与群匪喝酒的场面,实际是杨子荣显示自己的“土匪”身分,取信于座山雕的一种手段,又寓意双关地表达自己消灭群匪的决心和信念。《梅龙镇》中正德皇帝与李凤姐,一个饮酒,一个卖酒,充分表现这个“风流皇帝”借酒调情的丑态。
饮酒过量,就会迷失本性,失去理智,有的胡言乱语,有的胡做非为,喝得太多就昏睡不醒,任凭别人摆布。所以用“灌醉”作为手段,把对方灌得昏迷不醒,然后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就成为戏曲中常见的情节。《乌盆记》(《奇冤报》)中,赵大用毒酒将刘世昌主仆害死,谋财害命。《连环套》中,朱光祖将麻醉药投入窦尔敦的酒壶里,乘窦尔敦昏睡,盗去他的双钩。《四进士》中,宋士杰乘两个差役酒醉,偷看他们为田伦送给顾读贿赂的书信,从而揭发了一桩两个官僚行贿受贿制造冤案的丑剧。《望江亭》中,谭记儿用酒将杨衙内灌醉,盗走圣旨和上方宝剑,最后惩治了‘凶恶狡诈,仗势害人的杨街内。
用灌醉对方作为手段,达到自己复仇或除奸锄暴的,是戏曲中最为常用的情节。如《刺王僚》中,专诸为姬光夺取王位而行剌姬僚。《贞娥剌虎》中,费贞娥假充公主将李虎灌醉,然后将其刺死。《审头剌汤》中,雪艳假意向汤勤献媚,用酒将其灌醉,然后刺杀了这个卖主求荣,阴谋陷害丈夫、霸占自己的卑鄙小人。《青霜剑》中,豪绅方世一为了谋占申雪贞,与媒婆姚姐同谋,买通大盗,诬陷申雪贞的丈夫董昌通匪,董昌竟被斩首。申雪贞假意允婚,在洞房中将方世一与姚姐灌醉杀死,然后携带仇人的头颅到丈夫坟前哭祭,然后自剔。《金针刺梁冀》(《渔家乐》)中,渔家女邬飞霞将东汉末年独霸朝政的大将军梁冀用酒灌醉,用金针刺死。刻画了一位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渔家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