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酒香盎然的宴饮诗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11-09 08:39 作者:王明洪
     我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诗词之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酒国。在古代文人眼里,有酒必有诗,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时的高雅情调,于是,酒助诗兴,诗借酒力,诗酒相会,产生了许多描写宴集饮酒的宴饮诗。这些宴饮诗有的借酒助兴,有的借酒消愁,有的借酒抒情,但无一不酒香盎然。体现了诗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和不同的感受。
     “清响拟丝竹,班荆对绮疏。零觞飞曲津,欢然朱颜舒。”是晋代诗人徐丰之所作的《兰亭诗》。作者当年与大书法家王羲之等四十一人在兰亭举行文人集会,这首诗就是在当时写的。诗中描写了兰亭宴集上的欢快场面,春天的景色和清朗幽静的环境,使他们消释了内心的纷扰,融入欢快的气氛之中。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客中行》诗。李白一生钟爱美酒,但他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喝酒,也不是不想故乡,然而,这一切都在兰陵美酒前被冲淡了。诗人身在异地,却因为美酒而不觉身在他乡,这正是此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诗。此诗为李白失意时在山中与某隐士喝酒时所作,整首诗的用词十分口语化,显示出诗人在饮酒时那闲散、无聊和疏狂的情调。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花下醉》诗。诗人传神地写出了他在花下人醉心也醉的情景。同时还重点写出诗人把握好了最后的时光,来欣赏眼前的美景,因为一到天亮,这般迷濛混沌的景色就要消失于无形了。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少年行》诗。新丰美酒堪称酒中之冠,咸阳游侠堪称人中之杰。诗人用高楼、骏马、垂柳等语言,写出了一位少年游侠英武豪迈地在酒楼喝酒的情景。诗中没有说少侠喝什么酒,但他豪饮的样子却在诗中体现了出来。
     “老人七十仍沽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是唐代诗人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诗。作者用口语化的方式,将眼前的景色和人物的音容笑貌刻画得栩栩如生。其语言具有平实中见奇峭的韵味,给全诗带来了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
     “竹引春风入酒卮,森森凉气暗侵肌。冰峦四叠浑无暑,不似人间六六时。”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宴谢夫人堂》诗。作者用形象的手法,描绘了当时宴饮时的情景。诗人没有描写喝酒时推杯换盏的热闹气氛,而从饮酒时用冰块去暑着手,从而衬托出饮酒时清雅舒适的气氛,可谓别具一格。
     “隐隐江城玉漏催,劝君须尽掌中杯。高楼明月笙歌夜,知是人生第几回?”是明代诗人张灵的《对酒》诗。此诗虽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意,但读来却高旷绝尘,体现出作者风浪蕴藏的人格。朱彝尊在《明诗综·静志居诗话》云:“梦晋狂生,其画山水,足亚伯虎。《对酒》一诗,可称绝唱。”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