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酒商 > 正文
“共好”是商源核心
来源: 《华夏酒报》  2014-11-07 09:46 作者:尹贵超


     “共好”是商源最核心的企业精神。

     广州中山大学卢泰宏教授分析了商源集团长期坚持的“共好”企业理念后认为,商源追求的不是创业者个人的目标,也不是商源企业自身的目标,而是一种“共同的美好、开放的美好”。

     2014年下半年,《商源基本法》开始进入研究编写程序,在其第一章“商源理念”的第一小节“企业信条”中,对“共好”的诠释是这样的——共好是商源作为企业的生存哲学,也是商源最核心的契约精神。

     实际上,在商源的“共好”理念支撑下,“共好”的范围包含了一切合作者,这里有商源内部的员工,有与商源合作的上下游厂家,也有与商源一样的酒水运营商们。“这里面,孕育了三个重要的商业思想和精神:其一是以真诚为本,其二是以合作取代竞争,其三则是共同创造价值。特别有意义的是,后两个商业思想已经突破了中国文化之藩篱,代表了全球商业战略思想之大趋势。”卢泰宏教授说。

一本书

     10月18日,浙江商源集团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上,《共好——商源20年见证中国酒业的奋斗与梦想》一书正式发布。

     “写这本书,希望能够纪录历史而不忘初心;并能够反思得失,以鼎新未来。”书的扉页上记录了朱跃明这样的一段话。

     记录历史,反思得失。这本书是对商源发展的阶段性梳理与历史积淀的文化传承,它记载着商源的思想、文化与智慧,也展示了商源的理念、诉求和未来。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为民也也应邀出席了商源集团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在他的印象里,这几年在近乎一以“灌”之的中国式拼酒文化盛行的今日社会,中国传统的酒文化却日益被人遗忘,“不过,让人欣慰的是,通过阅读此书,我看到商源已经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及酒文化方面,迈出了自己的步伐。”

     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看来,商源发展的二十年历史,也正是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发展壮大的二十年。“《共好》这本书,既真实反映了商源这家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嬗变的过程,也折射出这二十年来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发展演变的规律,这对全国的酒类流通企业来说,具有很好的实用与借鉴意义。”王新国说。

     商源从渠道商萌生,踏三轮起步,逐步构建了自己的酒业渠道帝国。在《共好》一书的作者、时代文化传媒集团总裁蒋易君看来,商源立志与志同道合的酒水经销商们结成战略同盟,从而创造出单一企业难以形成的利益空间和商业高度。“战略联盟原则和合伙人计划,就是从‘共好理念’延伸出来的战略法则。”

一瓶酒

     商源企业成立20年,与伊力特的合作就有16年之久,而且一直是紧密的合作,从未间断。这在整个酒行业内,也堪称一个经典的厂商共赢合作的样板案例。

     商源与伊力特的合作开始于1998年11月一个冬天的夜里。“那个冬天真的很冷,寒风刺骨。”现任商源集团物流部总经理的朱文勇至今依旧记得16年前的那个风雪之夜,“晚上11点多,我接到朱总电话,要连夜出发去苏州。”

     那时伊力特的全国经销商会议在苏州召开,接近凌晨两点,朱跃明和朱文勇终于到了开会的宾馆,如约见到了伊力特主管营销工作的侯朝震厂长,促膝交谈之后,一个关于厂商“共好”的故事就开始了。

     1999年8月初,第一批伊力特酒到了商源的仓库里,8月下旬,《钱江晚报》上刊登了一条“新疆名酒 杭城谢朋友”的豆腐块广告,内容是9月1日到5日,每天限赠1000瓶伊力特酒。

     也就是这次别具一格的活动营销,使得伊力特酒在杭州“打响了第一枪”,据当时参与的商源老员工回忆:因为这场赠酒活动,原本五角一份的报纸竟然被炒到了15元一份。

     记录商源集团20年发展历程的书籍《共好》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夜幕降临了,所有的员工才感觉到了疲惫,大部分人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回家。这个时候的朱跃明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反锁了门,一个人躲在里面嚎啕大哭。

     也正是全力运作伊力特的这段时间,商源人在创造一款酒在杭州畅销奇迹的时候,也锻炼了他们做市场的能力,一线市场的作战经验加上吃苦耐劳、勤奋学习的上进意识,使得很多人在这之后都相继走向了公司的管理岗位。

     这些商源的“老人”回忆起往事依旧心潮澎湃:蹬着三轮车送货,一个店面一个店面地去“扫街”,到了夜里十点,大家就到望江门的慧娟面馆,开一个碰头会,聚在一起吃碗面作为一天的奖励。

     可以说,商源今日的成绩,与其倡导个人努力与团队合作相结合,既重视员工个性的发挥,又强调团队的沟通协作,最终实现商源和员工之间的共利益、同成长是息息相关的。

一队人

     如果你问经销商目前最担心什么?估计会有很多人的回答是“人员变动”。

     是的,在酒水流通领域,经销商的人员变动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尤其是在当下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时候,很多业务员都选择了离开。《华夏酒报》记者熟悉的山东一家销售额超过5亿规模的经销商,其今年一线业务员已经走了3成。

     不过,这个问题在商源这里,似乎并不是问题,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肯定也不是。在商源这个“大家庭”里,员工们看重的除了商源的品牌精神之外,更是折服于朱跃明的人格魅力。

     据悉,早期跟着朱跃明打拼的团队是由亲戚、老乡和同学组成的“兰溪帮”(朱跃明的老家是金华兰溪),那个时候,老乡们的事情朱跃明都会主动去帮助。

     “我一直认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商源能够一路发展到今天,在于在每个发展的关键阶段,都有一批优秀人才组成的团队。”朱跃明坦言,他就是想“聚集一群人,做一件好玩的大事情”。

     朱文勇进公司时刚二十岁出头,在商源做过装卸工、送货员,1994年开着东方五十铃去安徽口子酒厂提货的车队,他就是其中一员。现在,朱文勇是物流部的总经理,商源集团“二十年开拓奖”只有两人,朱文勇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开始主管商源雷甸基地以来,朱文勇就开启了仓储空间最大化的改造,经过3年多的整合优化,仓储面积多出了11000平方米,增加了6000个托盘位——现在的雷甸物流基地已经具备了大区域酒水物流平台的能力,这也将极大改变浙江酒水物流的供应能力,显然也为商源的战略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后方支撑。

     任道道的加盟则彻底改变了商源的财务问题。在这之前,商源因为酒水销售代理与酒店、餐饮店等存在着很多财务问题,甚至因为部分货款问题而与对方对薄公堂。

     任道道进驻商源后,首先对直销部门的财务进行了梳理,控制不良资产并建立了自己的财务体系。他硬生生地扭转了商源长期以来的财务运作方式,也改变了朱跃明和许志良等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观念。

     2009年,久加久成立3年后,章百惠从工作多年的万家副总裁任上离开加盟了商源集团,全面管理久加久板块。并在3年后升任集团副总裁,负责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管理板块。

     慢慢地,财务板块的王玲莉、信息板块的白虹以及负责商学院的印锋等高级人才的加盟,使得整个商源集团的高管团队有了更为丰富的专业背景和更加具体的分工体系。

  &n文章来源华夏酒报bsp;  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商学院的建立,这也是中国酒类流通领域第一家企业商学院。“商源需要一个内部教育平台,来打造有文化、有专业和有共同梦想的人。所以商学院有两大方向: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印锋向《华夏酒报》记者介绍说。

     商源本身还有一个重要的模式是“合伙人”制。

     朱跃明要求集团的领导们要不断做好“引资创办合作企业”和“投资创办合作企业”两种合作模式,并努力打造第三种模式——“事业合伙人”平台,从而使企业内部更多的人可以从“打工者”进化为“职业经理人”,进而成长为“事业经理人”最终成为商源的“事业合伙人”。

     你会发现,今天的商源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作为浙商代表的朱跃明立志成为中国酒行业的领先者和领导者,而他所带给这个行业的也必将是一股代表着改革和进取的春风。

  注:本组稿件部分资料来自《共好》一书。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