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骨架成分含量的不同比例,是白酒香型风格的“构成要素”;白酒质量档次的提高,取决于微量的复杂成分含量;酸酯平衡是酒体协调的基本因素;白酒的储存,是提高酒质醇和度的基本措施。
1.基础酒科学合理组合
1.1在色谱的骨架成分指导下确定各等级基酒的组合比例
1.1.1色谱骨架成分含量的不同比例,是白酒香型风格的“构成要素”。指单含量高于2—3mg/100ml,约有20—30种,含量占总量的95%。
酯类是白酒香的主体;酸类是味的主体,并起重要的协调作用;醇类是香与后味的过渡桥梁,含量恰到好处,则甜意绵绵,在酒中起调和作用;醛类主要是协调白酒香气的释放和香气的质量。
1.1.2白酒质量档次的提高,取决于微量的复杂成分含量
单含量小于2—3mg/100ml,有的只有μg级含量或更少,目前实际能检出已达上千种的微量的复杂成分。
影响微量复杂成分含量的因素:
窖龄长、发酵期长的酒中含量>窖龄短、发酵期短的;温暖季节生产的>寒冷季节生产的;多粮型的>单粮型的;贮藏期长的复杂成分含量多。
1.1.3生产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应该强调:
调味酒的生产,己酸菌的固定化,酯化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液、复合酸酯化液的应用等,以及不同香型、不同工艺的取长补短、相互渗透。
1.1.4基础酒组合原则是组合酒要相互弥补缺陷,并注意协调各种香味。要考虑香、甜、绵、净、爽和酒体协调,主体香和其它成分的烘托。在进行组合时,要注意不同甑次酒之间、老酒和一般酒、新窖酒和老窖酒的比例,不同季节所产酒及不同发酵期所产酒的比例。
1.2了解各种特殊基酒在组合中的作用
1.2.1了解带麻味的酒(可适当提高酒的浓香),后味带苦的酒(可适当增加陈味),后味带酸的酒(可适当增加基酒的醇甜),带涩味的酒(可适当增加基酒的香味),带陈味的酒(可掩盖酒的糙辣味)及无异杂味的丢糟黄水酒的作用。
1.2.2一般来说,前香大的酒可与前香不足而后味醇厚的酒组合;后味浓厚与后味较寡淡的酒组合;回味不足的酒可与一些香味大、绵甜的酒组合。基酒组合的另一条基本原则:不将带杂味的酒带入基础酒,否则将给调味工作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1.3酸酯平衡是酒体协调的基本因素
白酒中大部分是羧酸,呈弱酸性,极性强,有强的附着力,沸点高,热容量大,常温下蒸发压不大,对酒的放香贡献小,主要起协调作用。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是可逆的、缓慢的,酸酯平衡酒体才能协调,主要靠调酸来完成。
1.3.1酸能消除白酒的苦味:酸不足,可能出现发苦,杂味露头,不净,单调不协调;酸量过多,则会使酒变得粗糙,放香差,闻香不正,味发涩等。
1.3.2酸是最好的呈味剂:酸量适中能使酒的口味丰富不单调,减少或消除杂味;酸量适度,比例协调,可出现回甜;酸量适度还可消除燥辣感,增加酒的醇和度,也可减少中、低度酒的水味。
1.3.3酸是新酒老熟的催化剂
1.3.4酸对香有抑制和掩蔽作用:酸量偏高,“压香”;酸不足,普遍存在酯香突出,酯香气复合程度低等。
酸的总量在标准中规定得很宽,具体要在勾调中找出“味觉转折点”;
主要品种酸,如浓香型白酒的己酸含量就与酒的浓郁程度有很大关系;
爽口的酸味是风格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提高酸的复合程度是必需的。
2.除浊
基础酒降度后,以高级脂肪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为主的香气成分(还包括呈香呈味的其它酯类,及少量的酸、醇、醛),因酒度降低溶解度减少而析出,造成酒体浑浊。
采用何种除浊方法,可根据各厂情况,做批量试验,确定其合理的工艺条件。解决浑浊的办法有:
①冷冻过滤法,基酒在-10℃冷冻处理,低温下过滤除浊。②淀粉吸附法,采用淀粉吸附酒中的浑浊物。③活性炭吸附法,采用活性炭做吸附和过滤介质来除去沉淀和浑浊物。④离子交换法。⑤无机矿物质吸附法。⑥分子筛及超滤法。⑦再蒸馏法。⑧表面活性剂添加法等。
笔者主张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酒体浑浊。活性炭的优点为:具有极高的化学惰性、安全性较高;具有强烈的脱臭作用;具有发达孔隙结构,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吸附效果相对较好且用量少;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酒的原始风格。
通过实验,低度酒最佳用量1‰,吸附时间为24h(间歇搅拌2次,用硅藻土过滤机过滤)。这期间内香味物质损失相对较少且耐低温。
一般来说,活性炭的用量与被处理酒的酒质、酒度及温度有关。基础酒不好或基础酒酒度低或酒温低,则要适当多用。在选用活性炭处理低度酒时,要根据自身实际酒质、酒度、酒温进行实验求得最佳用量。
各种除浊方法,虽都能使酒液清澈透明,但对低度酒的风味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用优质的调味酒来“画龙点睛”。
3.调味
调味是用极少量的精华酒来弥补基酒在香与味上的缺陷,使其幽雅丰满,突出酒的风格,使酒更加具备其典型性,酒体更为协调。
3.1调味酒的选择与制作
3.1.1双轮底调味酒
选择比较老的窖池或生产正常、酒质较好的窖池,在窖池的底糟中加曲、回酒,延长底糟的发酵期,然后单独蒸馏,单独贮存。此调味酒的酸、酯含量高,香气正,糟香味大,绵甜丰满,能增进基础酒的浓香、糟香并提高其绵甜丰满度。
3.1.2老酒调味酒
选用优质的窖池所生产的双轮底酒,经5年以上陈贮使酒质变得特别醇和浓厚,具有独特风格和特殊的陈香,用此调味酒可提高基础酒的风味和陈醇味。
3.1.3酒头调味酒
选用双轮底糟或延长发酵期的糟醅蒸馏的酒头,每甑取0.25kg—0.5kg,收集装坛贮存1年以上,此调味酒可提高酒的前香和喷头。
此外,酒尾调味酒、酯香调味酒、酱香调味酒、陈酿调味酒、焦香调味酒、翻沙及特殊风格的调味酒等都是优质调味酒,在生产中都发挥积极的作用。
3 .2调味酒的使用
各种调味酒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在使用时应视基酒的性能和优缺点而定,选用的调味酒性质与基酒相符,做到有的放矢。
3.2.1调味中注意的问题
3.2.1.1使用方法:①除浊前调味;②除浊后调味。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1.2实践证明,低度白酒须多次调味,才能突出酒的风格,保证产品质量。应解决好除浊后多次调味与酒体失光的矛盾。
3 .2 .1.3调味工作完成后,不能马上包装出厂。一般存放30天左右,进行感官品评和理化指标化验,据情况微调,最终达到香味协调,典型性突出。
4.白酒储存,提高酒质醇和度
4.1新蒸出的白酒具有暴辣、冲鼻、刺激性大等特点,是由低沸点的醛类、硫醇等挥发性物质所致,同时新酒的酒精分子活性大,对味觉刺激性大,给人以暴辣感,故新酒必须贮存。
在贮存过程中,上述低沸点物质逐渐挥发减少至消失,刺激性辣味明显减少,香味更加协调醇和,称为陈酿或自然老熟,是稳定和完善产品的基本措施。
4.2近年来的研究说明:
酒中自身微量的酸等众多的香味成分,可使缔合平衡短时间内很快能达到。
贮存过程中,酒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电阻增大,电导率下降,其下降速度随酒度增加而变慢,因此氢键缔合平衡不是酒质改善的主要原因,不是白酒陈酿过程的控制因素,陈酿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化学变化。
4.3研究中还发现,低度酒随着贮存期延长,口感变淡,味寡,协调感差,并产生水味、酸味。优质的低度浓香型白酒,在货架期间口感绵柔,酒体丰满,陈香明显,风格突出,但随着贮存时间过久,质量也会下降。理化指标总体来说酸升酯降(较高度酒明显)。
以往认为贮存主要是酯化反应的观点需予以澄清,如加浆降度,水解成为变化的主体,其中乳酸的增加更为突出,此时的酸还可来自醛的氧化,低度酒储存期短,原因在此。
4.4基酒中乙醛和乙醇发生缩醛反应,乙缩醛增加,使酒提高了放香,味变得更加柔和。
通常贮存1个月,乙缩醛含量比新酒增加40%,第二个月增加70%,第五个月增加77%(缩醛反应为可逆反应)。
有人用毛细管辅以填充柱,色谱图新老酒差别大,老酒色谱图多出一个二乙氧基甲烷峰,而新酒此处为一平滑直线,一般5年内的酒色谱图无此峰,随酒龄增加,此含量增加。乙缩醛和二乙氧基甲烷的含量多少应是酒龄长短的重要标志。
4.5储存中微量金属离子和溶解氧的适量存在,是白酒陈酿老熟的必备条件。
陶坛贮存被认为是最佳容器,受其金属离子(Fe、Cu、Mn…)溶存量的影响;铁是使酒变黄的主要原因之一,含量超过2×10-6g时,将会产生沉淀。陶坛贮存影响的物化性能主要是吸水率及气孔率。
4.6在生产中应加强“分层蒸酒”、“量质摘酒”、“按质并坛”等操作,加大原酒的贮存、不同调味酒的贮存,规范成品酒的贮存,重视加浆水的处理,用酒精作基酒的,注重经过调酸、调酯、降度、除杂后的储存等措施,都将大大地提高白酒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