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燕京啤酒、雪花啤酒、青岛啤酒先后涨价,涨价幅度在10%—20%。涨价是从销量比较集中、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区域或者优势品种开始。
据报道,燕京清爽型啤酒在北京市场的进货价已经由40元/箱(每件24瓶,每瓶600ml)提高到了46元/箱,零售价格也由3元/瓶提高到了4元/瓶。雪花啤酒在四川、辽宁和安徽等强势地区也已经将部分产品进行了提价。据悉,青岛啤酒提价虽然是全国性的,但涨价的只是部分品种。
大型啤酒企业提价,地方中小型啤酒企业马上跟进。
新疆伊犁雪正在酝酿今年4月份提价。公司总经理孙传宏对笔者表示,伊犁雪将提价10%—20%,提价之后,每包9瓶装的啤酒大概涨2元—3元。
这家产量在万千升左右的地方小型啤酒企业,其啤酒生产的主原料啤酒大麦都来源于新疆当地。利用地缘优势,这家企业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麦和啤酒花等原料。本来,这可以让伊犁雪的成本压力相对较小,但是近期新疆大麦涨价幅度也不小,比2010年8月份涨了300元/吨。加上运输成本提升30%、人工成本提升20%,伊犁雪感到成本压力很大。但此前价格却提不上去。孙传宏表示,因为地产啤酒最大的竞争对手燕京啤酒已经进入新疆市场几年,虽然燕京啤酒每年在当地都有很大亏损,但仍然在新疆市场不断扩张,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如今随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着燕京啤酒的提价,小型企业就可以跟进,同时缓解一下成本压力。
青岛崂特啤酒相关负责人对笔者表示,企业不愿意把成本压力传导到市场上,因为提价会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企业尽可能自己消化。“但是目前不涨不行啊,不涨就太累了。”这位负责人表示,崂特啤酒肯定也会涨价,但是涨价很谨慎,会选择合适的时机来调整市场的零售价,具体的涨价时间还没确定。
“涨价对于啤酒行业是一种机遇,可以趁通胀之机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啤酒行业专家方刚表示,此轮啤酒企业集体涨价,原材料、人工等涨价导致的成本压力只是涨价的导火索。涨价其实还与啤酒企业的战略预期、品牌营销能力有关,考验的是企业的营销能力。
上海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滕文飞对笔者表示,此轮原材料涨价给啤酒企业带来的压力比起2008年时小很多。因为2008年啤麦涨价使啤酒企业已经接近亏损边缘,现在的啤酒大麦进口价格比起2008年最高的时候,大约跌了一半。“啤酒企业也是借着通胀之机提价,提升利润空间,保证企业的盈利,抵消原料上涨的压力,而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
滕文飞表示,很多企业涨价都是选择销量大的地方率先涨价。这样比较有话语权,不至于影响其销量。比如燕京提价,是在其销量比较高的北京地区提价,因为企业提价会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