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万千升是华润雪花在沪‘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目标。按目前上海啤酒市场年均5%的增速,到2015年市场总规模能达到140万千升。这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样看来,市场消化这些新增产能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华润雪花啤酒上海区域副总经理陈萌表示,“雪花啤酒清爽、健康,口味的侵略性很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也很高。而在渠道发展中,雪花在外围郊区已有优势,市区亦处于增长期。”
在商超、夜场、餐饮、烟杂小店四大通路上,雪花通过价格管控、区域管控来统筹管理,并引入经销商评级制度,达不到底线要求的经销商会被淘汰。
如今,在中低端市场,可以与雪花抗衡的品牌已屈指可数。“随着雪花啤酒完成上海市场布局,中低端市场的竞品将不得不考虑挣不挣钱的问题。从资本逐利的本性上讲,亚太酿酒在发现力波品牌已经不挣钱后,选择卖掉力波,保留喜力、虎牌以及海南力加这3个赢利的品牌,无疑是明智之举。”酒协吴建华认为。
雪花的软肋在高端市场、夜场渠道。“在前几年的市场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消费者会认为我们的品牌比较平民化。这几年,通过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包括品牌形象的传播、‘勇闯天涯’活动的开展、产品口味的改进等,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上升很快。”陈萌介绍,“比如2008年底上市的500ml装雪花纯生8°啤酒,消费者的主动购买率很高。又比如我们2010年6月份才开始进入KTV、酒吧等夜场,现在在这一渠道的市场份额已达到15%,仅次于百威啤酒和青岛啤酒。”
目前,在上海建厂的啤酒企业包括:三得利在闵行的20万千升工厂、收购光明啤酒的10万千升工厂;青岛啤酒在松江年产量30万千升的工厂。尽管三得利、青岛啤酒、百威啤酒等在上海周边都有工厂,但从周边调酒进沪开卖成本太高。“啤酒工厂的合理辐射半径是150公里,外地的酒进来只有做高端才有利润。”吴建华认为。
现在,在上海这个被视为全国商家必争之地、走出国门必由之路的啤酒重镇,行业寡头的局面已初具雏形。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