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啤酒 > 正文
啤酒五巨头瓜分超七成市场 西部竞争加剧(1)
来源:  2015-12-21 06:03 作者:

  近年来,我国的啤酒市场并购之风大盛。近日,来自苏赛特一份2011年上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仅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和百威英博三家参与的大规模并购就达7起,涉及金额约26亿元人民币。而在从市场格局上看,中国啤酒市场的集中度持续提升。以实际销量份额推算,2010年行业前五大巨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嘉士伯)的合计市场占有率已达73%。

  苏赛特分析认为,未来中国啤酒市场的寡头格局将会进一步加强,到2015年末,五大巨头将占据中国啤酒市场超过80%的份额。

  此外,西部地区将成为新的市场热点。苏赛特预测,西部市场的年均增长速度将在8%左右。预计到2015年,西部地区的啤酒销量将从目前的约680万千升提升至100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将达到29升。

  并购扩产仍为主导

  在2011年的上半年中,啤酒行业最频繁的动作无非是并购、建厂。据苏赛特商业数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仅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三家参与的大规模并购就达7起,涉及金额约26亿元人民币。在并购之外,各大巨头还通过新建工厂、搬迁扩建等方式提升啤酒产能,以求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产能储备。

  在产能扩张的道路上,华润雪花领跑行业,凭借央企背景,并在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为后盾下,华润雪花在2011年上半年的新建、扩建和并购活动频率之高为业界所瞩目。2010年,华润雪花以928万千升的销量巩固了中国啤酒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而2011年上半年的一系列高频率产能扩充动作可认为是其"先销量,后利润"发展思路的延续。

  而青岛啤酒自营销高层"换帅"之后青啤明显加快了扩张的步伐,总体表现却是以新建扩建为主,收购较少。对于青啤当前的市场动态,苏赛特分析认为,是由于目前中国啤酒行业可供收购的优质资源已不多,加之华润雪花等竞争对手在收购上表现的更为积极主动,也使得对被收购企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燕京啤酒在上半年则波澜不惊。根据燕京啤酒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燕京啤酒产销量将达800万吨,这需要新增300万吨产能,其中200万吨产能靠改扩建原有生产线提升,另外100万吨将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获得。对此,苏赛特分析认为,2011年下半年燕京啤酒或许将有2-3次建新厂和收购等的产能扩充动作。

  而在外企方面,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百威英博和嘉士伯为代表,利用资本品牌优势,持续扩建产能,全面参与争夺中国啤酒市场"话语权"。另一类以喜力为代表,将精力放在利润丰厚的中高端市场,走产品差异化竞争之路。

  市场格局: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

  从市场格局上看,中国啤酒市场的集中度持续提升。以实际销量份额推算,2010年行业前五大巨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嘉士伯)的合计市场占有率已达73%。

  截至2011年上半年,以省份为单位,华润雪花的主要优势区域在所有企业中数量最多,包括四川、辽宁、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贵州和天津等省份。青岛啤酒的优势区域则在山东、陕西和河北,另外其在广东的盈利水平也十分突出。百威英博的优势区域则为黑龙江和福建,分别是其主推全国品牌哈尔滨啤酒和重点品牌雪津啤酒的发源地,另外其在湖北也有较强的优势地位。燕京啤酒的优势区域包括北京、广西、内蒙古和湖南等,其中在北京和广西拥有绝对的优势。另一啤酒巨头嘉士伯则暂时在西部市场领先。

  多年抢市场的结果,中国啤酒市场已经形成了五大巨头各自垄断的优势市场。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几乎没有巨头尚未涉足的省份。激烈的竞争使得既有巨头的相互渗透成为趋势。

  苏赛特分析认为,今后五大企业(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嘉士伯)通过并购或新建工厂,进入相互的优势市场,将会使目前中国的啤酒市场破局,各品牌在原有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的市场份额有可能降至50%以下。

  市场表现:赢了销量输了利润

  目前,中国啤酒企业的利润水平低下且具有不平衡性。2010年,中国500余家规模以上啤酒制造企业的利润总额合计为104亿元,甚至不及2家白酒企业(五粮液和茅台合计利润总额为132亿)。苏赛特研究表明,中国排名前10位的企业创造的利润总额为51.2亿元,约占全行业的50%左右,而剩下的数百家企业则共享了另外50%的利润。

[1] [2]

编辑:卢静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