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啤酒两大巨头,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在济南东部新城摆下“酒局”,双方啤酒节几乎同时开幕,让人们消夏之余津津乐道于双方的竞争。
雪花、青啤集合了十几年来中国商业环境进化的所有因素:外资进退纠缠、地方企业竞争与收购、终端渠道白热化抢夺战、资本收购与反收购、领导者的斗智斗勇、品牌价值链的挖掘与重构……
再没有企业比它们能更明显地凝缩中国商业竞争状态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啤酒节背后的“酒局”分割
2011年8月,济南人秦风的夜生活注定被拉长。
因为像许多济南人一样,秦风曾习惯在盐水花生和趵突泉散啤中消夏。如今“趵突泉”渐远,啤酒、花生未远去。雪花和青啤两大巨头在济南东部摆下“酒局”:7月29日,奥体中心雪花“醉爱泉城”啤酒节启幕,持续一月;第二日,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啤酒开场,为期半月。
青啤在济南已连续举行八届啤酒节,秦风几乎每年都参加。今年华润雪花首次在济南举办此类展会,是泉城迄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届啤酒节,一个月的时间将济南最好的消暑季节囊括殆尽。
秦风年轻时得了花名“秦一捆”,酒兴所致好饮啤酒。近日连续参加雪花、青岛啤酒节,啤酒、烧烤、歌舞,广场上像回放着年轻时的场景。与几位住在喜来登大酒店的外地客人攀谈,秦风觉得相较于青啤醇厚,雪花更以清爽、柔和见长。当然,秦风们更津津乐道于近年雪花和青啤的“针锋相对”,以及山东啤酒市场的风云变化。
“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鼠!”这是青啤前掌门人彭作义1996年对行业的真实描述。据统计,山东目前啤酒产量在500万千升以上,曾有数十地方品牌。如今这些被喻作“小老鼠”的地方品牌逐渐被收编,啤酒大牌竞争越来越集中。
2008年底,雪花以2.8亿元收购40万千升产能的琥珀啤酒,2009年4月,雪花20万千升啤酒工程在烟台福山区奠基。工程总投资3.5亿元,占地190亩,同时建立了华润雪花山东公司。此举被认为是雪花与青啤在其腹地的正面交锋。事实上,此前几年,其销售团队就已活跃在齐鲁各个角落。正如雪花销售团队一市场人士所言,“从东海之滨到泰山脚下,从黄河入海口到微山湖畔,许多超市和酒店里的雪花啤酒销量甚好,即使在一些不起眼的乡镇,同样能喝到各种规格的雪花啤酒。”烟台建厂和收购琥珀啤酒之后,雪花在山东便有了“东有根据地,西有大本营”的态势,其在山东市场的发展将无可抵挡。如今,经过三年深耕,雪花在山东的市场份额已占到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8月2日,雪花以2.7亿元收购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55%股权,这是继去年雪花以2.68亿元竞得西湖啤酒45%股权及“西湖”等16件注册商标后的进一步增持。至此,雪花已全资控股西湖啤酒。
“在西湖啤酒股权之争上,雪花手段老辣、霸气的特点充分展现。虽然‘合作’刚刚开始,但结果已经注定。”去年11月,华润雪花董事总经理王群亲赴现场竞拍时,一业内专家在其微博上如此评价。
在中国啤酒业内流传着两则笑话:燕京啤酒老总李福成想把全国各大企业老总聚到一桌,将全国不同啤酒撕掉商标,倒在相同的杯子里彼此品尝。李福成认定单凭口感谁也辨别不出自己品牌的酒;华润雪花总裁王群则说,当初雪花在大连推出新产品,为单瓶定价1块8还是2块伤了好大脑筋,因竞争对手的酒1块9一瓶,定高了怕卖不出去,定低了又怕不划算。
这就是中国啤酒行业所谓的品牌现实。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度,他们会为极小的价格差距而改变购买决策——谁让你们的酒味道差不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