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伊力特: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11-05 16:14 作者:朱绿琴 于新海

  每天交接班的时候,三五成群的少数民族女工总会让坐落在伊宁县工业园区的伊犁伊力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厂区热闹一阵。她们爽朗、欢快的笑声在园区内飘得很远。

  阿力也木、马燕、塔其古丽和帕提曼木等姐妹们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坚强的阿力也木

  说起阿力也木,所有人都举起大拇指“这个女人亚克西!”

  阿力也木的丈夫健康状况不好,常年卧病。她80多岁的老父亲也和她们住在一起。阿力也木有两个女儿,一个就读于江苏医科大学,今年已经大三,一个在济南内高班学习。

  一家子的重担,都靠阿力也木自己一个人扛着。上班,打理家里的9亩自留地,做面肺子,赶巴扎,操持家务,一天24个小时,阿力也木用得满满当当。

  对阿力也木的困难,同车间的姐妹们都看在眼里,经常轮着帮疲惫的阿力也木把活干了。她带到车间的面肺子也经常成为大家的美味。

  阿力也木经常说,如果没有玻璃公司的一份收入,如果没有大家对她的支持,她女儿很有可能辍学,她是从心底里感谢玻璃公司。

  今年2月,阿力也木的丈夫去世了,在姐妹们的抚慰下,她很快走出了悲伤。

  “如果不是有这些好姐妹,我都不知道怎么支撑到现在,这里的人太好了,再有两年,我就50岁了,真舍不得离开这些姐妹们。”阿力也木流着泪说。

  精明强干的马燕

  三年前,马燕的身份还是家庭主妇。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收拾房子、喂牛、种地、照顾多病的婆婆和两个上学的孩子,每天脚不沾地,忙得蓬头垢面,没时间照顾容颜,更没时间打理心情。老公打零工的收入总是滞后于支出。婆婆的唠叨,老公的疲惫,孩子跟不上潮流的服饰。马燕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看到同乡很多和自己差不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女人在伊宁县工业园区找到工作,马燕来到了玻璃公司,成为这里的一名女工。每月二、三千元的工资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结构,孩子的学费、婆婆的医药费都迎刃而解。

  体弱多病的婆婆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以前很少操持家务的老公下班回来也主动地喂牛、种地,家里家外洋溢着温馨和谐。

  “真是没想到,就这么一个举动让我的生活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马燕说。

  睿智的塔其古丽

  “塔其古丽是她们中最聪明的人!”包检车间主任于新海这样评价塔其古丽。

  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塔其古丽对生活很有规划。去年8000元奖金,她给自己购置了1万多元的黄金首饰。今年,她打算用奖金盖新房子。

  “要盖得漂漂亮亮的,还要安装暖气,就像你们楼房那样的,进门暖暖和和。”塔其古丽笑着说。

  塔其古丽初中毕业,是四人中最有文化的。她将包检一班的7名少数民族员工组织在一起玩一种民间的游戏“恰义”。每个月都有一次聚会,大家在一起交流、谈心的同时每人拿出1000元给最需要帮助的那个人。塔其古丽提前了解每个家庭的情况:谁家孩子开学需要学费,谁家开春了需要春耕,谁家盖新房需要资金……谁有困难谁先享受,这种零存整取的形式,帮了大家挺大的忙。

  幸福的帕提曼木

  帕提曼木是个幸福的女人,丈夫在伊宁县医院当医生,两个孩子都很优秀,大女儿去年考上了奎屯的内初班,小儿子在汉校学习,成绩优秀。

  在家时,孩子和老公用汉话交流,这让不懂汉话的帕提曼木很着急。她悄悄地学习起了汉语,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与汉族员工说话时,她尽量用汉语慢慢说,现在,她已经能用汉语断断续续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了。厂里开大会时,也能听个八九不离十。

  在车间,帕提曼木还把从老公那里学来的保健知识传授给工友们,休息的时候领着大家一起做颈椎和腰椎保健操。

  帕提曼木的丈夫也很支持妻子走出家庭去工作,他打破了维吾尔族男人不做家务的禁忌,在妻子上班时,他做饭、收拾房子、照顾孩子,什么都做,接送妻子上下班也是家常便饭。这让厂里的很多少数民族女工们都非常羡慕。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丹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