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小心,吃这些货开车也会导致酒驾!
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2015-12-15 15:52 作者:

姜母鸭是台湾民众喜爱的冬季进补美食,但“祸从口入”,含米酒的姜母鸭却是驾驶员大忌。当天气转凉,“姜母鸭酒驾族”被抓的案件层出不穷。

据统计,11月至今,台湾一审法院判决的案件中,因“姜母鸭惹的祸”而被判公共危险的案件至少50起,酒驾者要面对最高9万元(新台币,下同)的行政罚款。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市大同警分局重庆北路派出所近日凌晨,在重庆北路上实施酒驾拦检时查到一名驾车男子,隐约察觉到他有酒气,该男子很有自信地说“我只吃姜母鸭”。但测出的酒测值达每公升0.46毫克,警方一查他没酒驾前科,但因酒测值超标,仍依公共危险罪嫌移送。

按台湾交通规定的酒驾标准,吐气酒精浓度每公升超过0.15毫克未达0.25毫克,罚款1.5万元到3万元不等;超过0.25毫克,罚款2.25万元到9万元不等,另依公共危险罪送办。

酒驾新制上路前,警方曾经公开实测,请民众喝下一杯含有米酒的姜母鸭汤,随即酒测,检测出酒测值高达每公升0.11毫克,也就是说喝两杯姜母鸭汤,就会超过酒测值被依法处罚。

警方表示,天气越冷,“姜母鸭酒驾族”越多,只能积极宣导“吃姜母鸭、烧酒鸡别开车”。但“姜母鸭酒驾族”在台湾冬天已成独特现象,就连法务部门颁布的酒驾“三振条款”,也就是五年内三犯酒驾不得易科罚金,也将吃姜母鸭或烧酒鸡的民众排除在外,否则因而入狱的人会更多。

2013年,桃园县(现为桃园市)一名老妇人在晚上10点时被货运联结车碰撞后遭辗毙。警方调查,驾驶员正是当日晚间吃了姜母鸭,酒精仍留在体内。

姜母鸭发源于泉州,是福建传统的名小吃,适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店家提供煮熟鸭肉、老姜、米酒、芝麻油、中药药材包,共同熬煮于顾客桌上火锅内,食后通体暖畅,补气活血。随着酒驾严苛,有些业者担心客人受罚影响生意,已开发出改良姜母鸭,标榜不加酒。

来源:新华社

友情提醒:饮酒驾驶——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小于80mg/100ml;醉酒驾驶——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

除了刚才提到的姜母鸭,蛋黄派、豆腐乳、漱口水、预调酒也都可能引发酒驾。

蛋黄派是我们日常中经常会用来垫肚子的一个零食,蛋黄派这类零食为了延长保质期,都会采用食用酒精来进行保鲜,在吃了3—4个蛋黄派之后,酒精测试出来的数值还是值得我们引起注意的!

可别小看腐乳这一类腌制类食品哦,就因为这些食物都需要很长的保存期,所以其中的食用酒精的添加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小块腐乳的测试数据,让我们都大跌眼镜!

漱口水是年轻人群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日常生活用品了,一瓶盖的漱口水在口腔中清洁之后,居然也测出了接近饮酒驾驶的数值。

虽说RIO的酒精含量并不高,不过过量也是会被测出酒驾,一瓶RIO就被测出了11.4mg/100ml,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啤酒算是几大常用酒类中,酒精含量比较低的一种,一罐啤酒的酒精含量基本在10不到,不过随着酒精逐渐渗透进入血液之后,酒精的浓度可能会有所增加,依旧还是那句话,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果味啤酒、米酒等这类虽然都带了一个“酒”字,但根据现场实测来看,还真是不能完全依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判断;而类似于红牛这种维生素类的功能饮料同样如此,虽然还有少量的咖啡因成分用来提升醒脑,不过却是不含酒精含量的,对于开车的网友们来说,是疲劳驾驶提神值得考虑的饮品。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王小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