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父亲的酒故事
来源:  2015-12-21 17:18 作者:
  我小时候,父亲很少喝酒,家里来了客人,父亲才勉强喝上几盅,弄得红头胀脸的。
     
  父亲真正与酒结缘是源于父亲的病,那时父亲经常头晕,到医院检查未查出真正的原因,村里一位老中医说父亲血压低,建议他每日少喝几盅酒。20世纪70年代,农村的供销社没什么好酒,就是那种散白酒,喝上一口从喉咙开始火烧火燎,酒瞬间曲径通幽,肠胃便着了火,这“火”烧到父亲的脸上,不胜酒力的父亲就得酣睡半日。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头晕的毛病奇迹般地好了,此后酒也成了父亲的另一亲密伴侣。那时农村还未通上电,每天天黑后家里都用烧煤油的“保险灯”照明,劣质煤油的油烟大,弥漫的烟灰落在玻璃灯罩上,需要一遍一遍地用湿抹布、干抹布交替擦拭,方能干净。母亲在一本杂志的“生活常识”里学到一个小窍门,每天擦灯罩时嘴里含上一口酒喷在灯罩内壁上,用干抹布一擦就净了,很方便。每天一口酒本不算什么,日积月累消耗就很大,父亲发现酒壶“酒位”突然下降的时候,才感觉灯罩和他“争嘴”了,父亲很不高兴,母亲的小窍门就不再用了。
     
  有几年,父亲经历了从小学教师到乡政府干部,而后又回归到小学教师岗位的变迁,工作的起起落落,令父亲很郁闷,酒也喝得多了些。那些年,教师的工资极低,且长时间缓发工资,这可苦了我做教师的父母:一面供孩子们上学,一面维系正常的生计,日子难免捉襟见肘,父亲的酒资因此紧张,有时不得不翻遍所有的衣兜、抽屉找钱,钱少时就只能1斤、2斤地去打酒。少年的我比较内向,不好意思去打酒,跑道的活总是妹妹去做,酒资丰盈时,妹妹会截留一点跑腿费。酒一断顿,父亲就食欲不振,消瘦的面容更加灰暗,人也可怜巴巴的,打不起精神,母亲心疼他,亲自厚着脸皮去商店赊酒。在数月不开工资的情况下,小镇各家商店都有教师们赊欠生活用品的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记录。
     
  不喝酒时的父亲总是一脸严肃,让人感觉他不会笑,开朗的妹妹还好些,从少年向青春期过渡的我很敏感,在他面前总是很拘束,除了吃饭,不愿意凑到他面前。有一次,父亲间接地通过母亲表达了对我的不满,说:“这孩子咋好长时间不管我叫爹了呢?”父亲对子女表达爱的方式很特别,对于孩子的优点从来不夸奖,对于孩子的缺点却严厉得近乎苛刻,缺乏沟通导致父子之间有了隔膜。然而,父亲的爱却无时不在。父亲喝酒不讲究下酒菜。清苦的日子里,父亲就着半个苹果或者一碟咸菜,就能喝一顿酒,偶有佐酒的佳肴,又舍不得自己食用——一定留给家人。一次,家里有少有的肉食菜肴,父亲左等右等不见放学的一双儿女回来,就急切地到院门口张望,迎接我们,桌上的肉食却被邻家的馋猫叼走了……父亲懊恼不已。
     
  酒后的父亲有率真可爱的一面,他拉二胡或者吹箫,教孩子们唱歌,至今家里仍有一盘磁带留存着父亲20世纪80年代末的声音:以低沉沙哑的声音演唱着京剧《沙家浜》的选段,一会儿扮刁德一、胡传魁,一会儿细声细气地扮阿庆嫂,让人忍俊不禁。也许是因为父亲刚强,也许是酒精麻醉,让他忽略了病痛,父亲感觉身体不适时已是恶性肿瘤晚期了……
     
  每每家人团聚餐桌前,我顽皮的一双儿女依偎在我母亲的膝下,我举箸端杯之际,偶然会想起父亲,想起他,我便泪眼朦胧……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周莉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