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为了四大名酒60周年系列报道,《华夏酒报》记者来到山西汾酒集团采访,期间赵迎路老人作为已退休职工代表接受了我们的访问。系列报道之后,一直有个念头想要单独写一写这位老人,几经耽搁,没想到竟会在这种情况下来完成这篇文章。
重温当时的采访录音,有些对话与文章无关,原可以跳过,但还是一句句听着。也许是因为当时对话的那位老人如今已经故去,而这段录音见证了这一面之缘,也许又不止于此。
虽只有一面之缘,还是能清楚记得老人清瘦的脸。他不擅长说话,采访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讲述他所崇拜的对象——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分别于1972年和1975年两次来到汾酒厂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的过程。
也许人在遇见高山后,会更加谦卑。其实早在1997年,赵迎路已是汾酒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年逾古稀的老人有着50年的从业经历,理当承受得起一句“老前辈”的尊称。然而,谈话之中他总说自己是个“小人物”,“没什么学问”,一直感觉没有把华老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应用推广好,“感觉自己水平低”。近乎低喃的声音里满是遗憾和愧疚。
他也提及自己“身体不大好”,原以为这只是老人上了年纪后的一句感慨,没想到当时他已与食道癌抗争了两年多时间。如今回想起来,老人当时的神情、声音和欲言又止才一一与个中滋味对应。
每一个与他接触过的人应该都不会忽略他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在触及汾酒时所流露出的痴迷。这股痴迷一度让外人感觉费解,以至于曾有人用痴、傻、癫、疯这样的字眼描述过他。在他离去后,依然有人会使用相同的字眼来提起他,只是在语气中总会饱含敬意。
被汾酒的未知牵了魂
老人与汾酒结缘于半个世纪以前。1962年,25岁的赵迎路从河北轻工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前身)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山西长治食品厂工作。次年在第二届国家名酒评比中,山西汾酒虽然仍榜上有名,但在排名上从首届评酒会的第一位滑落至第七位。
为了总结提高汾酒生产经验,重振这一民族品牌,1964年,受原轻工部指派,时任轻工部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所长的秦含章先生带领从省部有关科研机构抽调的科研人员进驻汾酒,进行了一年零四个月的蹲点试验归纳,也就是白酒发展史上著名的“汾酒试点”。当时,赵迎路作为科研小组成员第一次踏进了杏花村。
1965年5月,“汾酒试点”任务完成,当时所抽调的科研人员纷纷回到原单位,赵迎路却决定留在杏花村。不肯离开是因为在他心中仍有疑问没有解开:为什么有些酒班工人就能够做到多年优质高产?
在上世纪60年代,包括汾酒在内的酿酒企业主要仍是依靠传统经验来进行生产,名酒的质量密码往往隐藏在一代代酿酒人的口传心授中。随着名酒试点的逐步开展,新中国白酒产业逐渐从师徒口口相传的传统操作走向用科技总结研究白酒工艺的现代化之路。曾亲身经历过“汾酒试点”的赵迎路被汾酒酿造工艺上的巨大未知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