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和朋友开玩笑说,上海的侍酒文化,一定比北京更精细精准,为什么呢?抛开传统地域印象有两点原因:如果你请人吃饭,上海选餐厅,首先想的是:餐厅出品质量是否精致?环境是否优雅?而在北京首先想到的是:交通是否方便?菜量是否够大?——虽是笑谈,也见端倪。既然由南至北人们对菜品本身要求越发粗线条,对酒和餐的搭配又能矫情到哪里去呢?
另一个原因就是:上海什么都讲究个搭配。举个例子,你要去北京的藏酒轩,直接说三里屯就好了;再看上海,我要去红缇酒窖,一定和司机说巨鹿路近常熟路的交汇——不会这个搭配技巧,你在上海可谓寸步难行。这种搭配的立体思维也存于这个城市的各个方面,如喝酒的圈子一定要门当户对、体量相匀,香槟谁家在哪个坡收哪种果实?混合比例是多少?谁家有独园?谁家的七大叔的总经理原先是谁家八大姨的酿酒师?答对多少题,您混什么高度的圈子,一点不带含糊。而北京更喜欢浓淡且相宜的“混搭”酒圈,才高八斗更乐于与民同乐,从而达到“一帮一、一对红”的效果。
如果说中国至少能选出一个城市可以完全依靠个人实力从而实现“American Dream”的话,那这个城市一定是上海。实打实的侍酒师在葡萄酒一线“战斗”,他们去追求最苛刻、最精准的工作标准,同时他们笃信着成功=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的真理,从而完成着行业中分母线上分子必须是自己的蜕变。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是的,“精准”就是上海侍酒文化的密码。如果“精准”性属于上海,那么北京一定完美演绎出侍酒的另一重性格——“分享”性。
首都人民绝对是用更多“葡萄酒”去搭配更为广泛“家常菜”的全国楷模,一瓶路易乐图蒙哈榭可能会出现在北海的御膳房,也可能出现在亚运村的海鲜城;而一瓶奔富407既可以出现在前门的全聚德,也可以出现在西单的“串吧”——“葡世价值”可以在这个拥有21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里肆意的生长。
总之,这是一个只要符合搭配“理论”,不必符合出身“伦理”的侍酒城市。超越门当户对、不屑餐酒任何一方如何曼妙的出身故事,偶尔必须让扈三娘嫁给矮脚虎的餐酒搭配,已然成了这座城市侍酒文化中所能给你带来的最大快感。
为什么呢?也要从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剖析,从现在葡萄酒消费的主要人群看,主要集中在70后~85后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如今年富力强、崇尚新生活,不少还已是社会名流、事业有成,而这一代人又有什么特点呢?能做大事的司马光一定来源于小时候爱砸缸,熟悉王朔小说的朋友一定知道北京有“大院文化”——你爸爸可以是军长、我爸爸可以是住牛棚的,但我可以上你家去弹你的钢琴,你也可以玩我的弹弓子,“没有都没的吃,有一个我一定掰你一半”——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粉饰的、本真而普泛的分享。北京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四合院分享自家彩电到如今在餐桌上分享美食和葡萄酒,这种传统,代代相传。当然,专业的侍酒一定也会与首都的形象匹配,以北京最高层的柏悦酒店镶嵌的“美玉”为代表,专业侍酒向四九城辐射,但比起“侍酒精准性”给人带来的小资优雅相比,北京人更沉醉于侍酒给人带来的“分享”快乐。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