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中国卓别林的古贝春情怀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06-03 09:36 作者: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春波 李进财

  在古贝春集团建厂一个甲子的岁月轮回中,众多名流、要员,在酒后都为古贝春留下了妙语或真言。而在古贝春文化馆珍藏的数百幅名人墨宝中(包括许多专职书法家的作品),笔者最钟爱一幅书有最霸气的两字真言——好酒!这字是被喻为“中国卓别林”的电影艺术家谢添先生,在畅饮古贝好酒后倒笔一气呵成的书法。两字说尽古贝春人的心中事,妙哉!就如同解放前《申报》上登载过的一篇关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精短报道《梅郎来沪》:梅郎来沪,有人想念她的美,我想念他的胡须。这样的文字隽永之极,谁能不爱?

“影星”慕名访“酒星”

  20世纪后期,是我国电影事业的风靡年代。那时,电视还没有普及。看电影是城乡几代人主要的娱乐形式。于是,群众中的“电影热”、“追星热”高潮迭起;电影界的名星演员、著名编剧与导演层出不穷。其中,以革故鼎新著称而创制出大量优秀影片的导演大家谢添、谢晋、谢铁骊,在电影界被誉为“谢家三巨头”。

  也是在这一时期,古贝春集团总经理周晓峰开始执掌古贝春,坚持围绕市场,走以质取胜之路。到1997年全省白酒行业出现生产、经营、效益大幅度滑坡的严峻形势下,古贝春却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大好局面。当年截至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比前一年同期增长208.63%,利税增长197.18%,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前列。古贝春酒风靡齐鲁,誉满华夏。

  这年秋天,谢老带领名星演员、电影《南征北战》中张军长的扮演者郑在石,慕名来古贝春酒厂采风。在参观、座谈、用餐和书法题词一系列活动中,周晓峰安排时任公司办公室主任高艳国与德州作协高步云全程陪同照顾谢老。

  谢老1914年生于天津,祖籍广东番禺,原名谢洪坤, 曾名谢俊。1933年中学读书期间开始演话剧。1935年到上海踏入电影界。后辗转成都演话剧和电影。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的电影导演,谢老爱好颇多,学方言,唱京剧,练书法,他自嘲说:“我是样样能通,样样稀松。”谢老一生从事演艺和电影编导生涯60余年,共演出话剧和影片30多部,编创和导演各种电影片20部,多次荣获全国电影“百花奖”、“金鸡奖”和“最佳导演奖”。他导演的影片《洪湖赤卫队》《甜蜜的事业》《七品芝麻官》《茶馆》等,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深受观众喜爱。

妙语盛赞有“功底”

  踏进古贝春酿造车间,空气中浓郁的酒窖香气扑鼻而来。83岁的谢添老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打趣说:“当年杜康造酒刘伶醉,今天古贝春人造酒谢添醉!”谢老的幽默把人们都逗乐了。

  当看到生产工人都干得热火朝天,而拌料、装锅、蒸煮、接酒等处处操作严谨精细,谢老深有感触地对郑在石说:“我们的电影老有遗憾,原因就是个功底问题。从这里工人们道道工序精益求精看,古贝春之所以成为名酒,就在于他们的基本功扎实。”工人们听到谢老的赞扬,用大碗接来原酒请客人品尝。谢老接过碗来抿一抿,把酒碗递给了郑在石。郑在石先闻后尝。两人都说:“原烧儿酒劲大,特香!”

  午餐时,周晓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峰向谢老介绍古贝春酒的生产历史,并特别推荐采用五粮液工艺生产的新产品五星级精品古贝春酒。服务人员把五星级古贝春斟进每个人面前的玻璃酒杯,其色冰清玉洁,其味浓香馥郁。

  谢老道:“我有几年不喝酒了,但我知道古贝春,知道古贝春酒好喝。‘胡汉三’说好喝,‘白毛女’也说好喝。”看大家不解,他又解释:“是1991年吧?古贝春荣获世界大奖,在济南举行庆祝大会,胡汉三——刘江、白毛女——田华等20多人登台献艺祝贺,是这二位给我‘通风报信’的。”谢老抖开包袱,众人都笑了起来。

  周晓峰端杯起身:“欢迎谢老二位光临指导,我敬第一杯古贝春,首先祝谢老青松不老,长寿百年!”谢老一饮而尽,然后咂咂嘴道:“这酒喝到嘴里满口喷香,赶上五粮液了,比刘江、田华那年让我尝的黄坛儿古贝春又品高三级了。”

  周晓峰谦虚地说:“请谢老二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老道:“咱们的祖先有句古话,叫作‘好酒不怕巷子深’。这次我与在石就是闻香而至,来了一看一听,一品一尝,好酒古贝春果然名不虚传。谢老对著名演员、电影《南征北战》中郑军长的扮演者郑在石说:搞艺术要有功底,怎么来衡量电影演员的功底呢?这就是生活,干这行没有足够的生活底子是不行的。他又对周晓峰说,酿酒也要有功底,这个功底就是质量。好的品牌没有过硬的质量是没有市场的。我看古贝春有这个功底,也有这个市场。我好长时间不喝酒了,来,今天破破例,敬大家一杯!”……

倒书“好酒”诉情怀

  午饭后,周晓峰安排客房让谢老休息。谢老却精神焕发地说:“还是开始今天下午的笔墨活动吧,借着酒兴挥毫才出神韵。”在二楼的大客厅里,只见谢老轻展宣纸,饱蘸浓墨,大毫笔在白纸中间飞旋舞动,然后幽默地说:“我这80岁的老头刚刚喝了好酒古贝春,就写‘好酒’古贝春吧,感谢大家为消费者酿出了好酒古贝春。”谢老顷刻间倒书的“好酒”两个大字顿时跃然纸上,然后用中楷笔题头“古贝春酒誉满神州”,墨迹大有风韵洒脱、苍劲峻拔之姿。

  谢添永远是有说有笑的,不管发生什么,他也始终乐呵呵的。据说他与候宝林大师私交很好,候宝林著名的“喝醉酒爬手电筒”等段子都是谢添讲给他听的。这天下午,厂内外闻讯赶来求字的人不少。谢老和郑在石都是书法家,有求必应。谢老的书法,不像别人照着帖写,而是推陈出新倒行其笔,成为电影界、书法界的一绝。他娴熟自如的独特写法令在场的人惊叹不已。著名作家许晨的母亲得到谢老的一幅作品,喜不自胜地说:“谢老,齐鲁大地出圣人,您也是圣人呀!”谢老接口说:“没错,我是‘剩人’——一个剩下的人。”老人家的幽默又引发了众人的笑声。在一旁服务的高艳国说:“谢老,您身体硬朗精气神足,可一点不像83岁的样子。”谢老边写字边说:“这话我喜听。人可以死,但心不能老。你知道吗?我有个外号叫‘老小孩儿’。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

  谢老的“养生学”引起了德州作协高步云的兴趣,他快步上前:“谢老您的养生之道还有什么秘诀吗?”谢老爽快地说:“有,没心没肺,吃饱了就睡。”众人又笑。有人发问:“谢老,整天浑吃闷睡的不成了傻瓜啦?”谢老回答:“甜瓜,苦瓜,不如傻瓜;好事,坏事,不如无事。这话你悟去吧!”室内一片寂静。人们沉思良久之后,不约而同地向这位大智大慧的耄耋老人投以敬仰的目光……

  临行前,谢老对负责接待的办公室主任高艳国说,小高呀,谢谢你给我服务,给你写幅字留个纪念吧。说着,便挥笔写下了“争艳”两个字。面对乐观幽默的八旬老人,面对苍劲有力的两个大字,高艳国在心中默默祝福,愿谢老寿比南山不老松……

  时光流逝,转眼间古贝春已经历了一个甲子的风雨轮回。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尘封到了历史的角落中,渐渐失去光泽,而谢老的嘱托和殷切期望却时时激励着古贝春人勇攀高峰、勇立潮头。

  遗憾的是,2003年12月13日,谢老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在生命弥留之际,他立下遗嘱不设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给亲人添麻烦,将骨灰撒入大海……谢老高风亮节,他作演员,被称为“银幕上的千面人”;他作导演,被誉为“中国的卓别林”,然而现在,他留给古贝春人的将是永远的记忆与怀念。

(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