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关中地区,承袭几千年来的民俗和现象,形成了生动有趣的关中“八大怪”。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些曾经属于陕西的固有文化,随着社会的进展渐渐遗失。因此,西凤酒厂限量制作发行了一套关中风情西凤酒,来唤醒陕西乃至全国人民对关中八大怪的记忆。
关中风情西凤酒一套共8瓶,酒瓶在有中国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制作,酒瓶长18.5厘米左右,宽12厘米左右,高21厘米左右。每一个酒瓶正面都有酒精度45度、净含量500ml、关中风情西凤酒字样及酒厂名字,分别代表了关中八怪的各种风情,底部统一为象征黄土高原的盛酒器,每种风情分别以人物及瓶盖巧妙展示,编号限量发行,并配有收藏证书。下面究其酒器及包含寓意分别阐述之。
第一怪,面条像裤带
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环境使关中成为以面食为主的地区,以前关中的庄户人,由于劳作艰辛消耗大,吃的东西油水少,总想一次吃个饱,因此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吃起来很光滑、柔软、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面条像裤带说的是面条的宽度和长度,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最厚时与硬币差不多。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也是轻轻松松的。
酒瓶展示了关中老汉蹲坐在黄土堆上,手抱“老碗”吃面的场面,面条又宽又长,像吃面老汉腰中所系的腰带;旁边一条家犬依偎在主人身旁,看着主人吃面一副垂涎欲滴的模样,实则是瓶盖,巧妙地将酒瓶口掩盖。处处惟妙惟肖,真可谓:“三秦面条真不赖,擀厚切宽像裤袋,面香筋道细又白,爽口耐饥撩得太。”
第二怪,锅盔像锅盖
关中人平时农活忙来不及做饭,就吃些平日里早先做好的锅盔。说起锅盔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然后放到火中去烤,而成饼,俗称“锅盔”。关中的锅盔大多都是和自家的锅一样的尺寸,像一个锅盖的样子。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与其一样尺寸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由于在烙的过程中水分基本蒸发,所以锅盔能长时间地存放而不会发霉。因此,锅盔也成了关中人出门时必带的口粮。饿了掰块锅盔吃,干啃、水泡均可,吃了顶饱又耐饥,那面粉的幽香和里面参杂的亲人的气息,有一种让外出的人想家的感觉。
酒瓶展示了关中儿童依偎在黄土堆旁,双手紧抱“锅盔”吃大饼的场面,大饼又圆又大,已啃去一个豁口,三个叠放的“锅盔”大饼状酒瓶盖巧妙地将酒瓶口掩饰。真可谓:“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陕西把饼叫锅盖,里酥外脆易携带。”
第三怪,辣子是道菜
在陕西,辣子是一道正儿八经的菜肴。关中人吃辣子有悠久的历史,关中辣子也称秦椒,从战国时就开始种植,号称“百椒之王”,色泽红艳,体大肉厚,辣香油醇,是椒中珍品。秦椒辣的直率浓烈,后味香而不燥,就像关中人一样厚实本分,刚烈无畏。在关中地区,最简单也最重要的菜,就是那一碟红艳艳的油泼辣子。
关中人吃辣子主要是研磨油泼,做成油泼辣子。做的时候先把屋檐墙上挂的干辣椒取下,揩去灰尘,掰掉椒托,拾掇干净,剪成寸长,放进平底锅上拌油用小火慢慢焙。等辣椒黄亮脆透,香味逸出,铲进石窝窝捣碎,辣子罐里的辣子面不能放满,六成即可,放点盐、胡椒或者别的,用原汁的菜籽油烫出来的味道最好,油温很有讲究,高了辣子面会焦,烫出来的味道就会发苦;低了就没有辣子的香味,却是生油味,油温控制在八九成热,边倒边搅,直至油把辣子面埋没了就行了,这时候独特的香味会四处漂浮,满街都能闻见。
酒瓶展示的是关中光头老汉蹲坐在黄土堆上,左手手托“老碗”,右手手拿鲜红辣子吃饭的场面,一个盛满红辣盆状酒瓶盖将酒瓶口巧妙掩饰。真可谓:“虽说湘川能吃辣,老陕吃辣让人怕,辣面拦盐热油泼,调面夹馍把饭下。”
第四怪,碗盆难分开
在关中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吃饭也多,每到吃饭时,男人们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一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 用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呱,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酒瓶展示的是关中光头老汉蹲坐在黄土堆上,左手手抱“老碗”,右手手拿勺子吃饭的场面,一盆盛满汤饭、与手中“老碗”大小差不多的盆状酒瓶盖将酒瓶口巧妙遮掩。真可谓:“老陕饭碗特别大,面条菜肴全盛下,一碗能把肚填饱,老碗会上把话拉。”
第五怪,手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人们头戴一块白色的手帕。在关中风俗中这一怪最好解释了,关中地区虽然号称“八水绕长安”,但地处西北总体缺水,过去没有洗澡设施,除了夏天,别的季节洗澡都成问题,洗头也不方便,留长发的妇女就更麻烦了,怕头发弄脏了不好拾掇,只好用手帕把头包起来了。而且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遮蔽可不行,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汗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酒瓶展示了关中老大娘双腿盘坐在黄土堆上,头戴充满沧桑感的灰色手帕,左手手捧盛满高粱粒的筐头,右手正在挑选筐头内的杂物,旁边盛满没有剥完的高粱筐头状酒瓶盖,巧妙掩饰了酒瓶口,一副农耕丰收场面。真可谓:“陕西农村老太太,花格手帕头上戴,防塞防尘又防雨,洁手擦汗更风采。”
第六怪,姑娘不对外
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自古都是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缺灾少害。从地理位置讲,东面出潼关就要过黄河,过去中原是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河南的人都挑担子往关中逃荒,这样的地方能嫁吗?往西就是阳关了,西出阳关自古都是苦寒之地,前面有了王昭君哀怨千年的琵琶声咽,哪个傻姑娘会自愿去做牧羊人的老婆?南面是横亘八百里的大山秦岭,历史上交通不便,饮食习惯迥异,不逃避战祸谁愿意进山啊?北面更是沟大壑深山秃水缺的陕北,那里的信天游有一句经典的词“咱俩见面容易拉手手难”,是说一对青年男女站在各自黄土高坡上见面,想拉手就难了,因为中间一道深沟,到对面翻越土沟需一天时间。
“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关中男人的写照,它的意思是关中男人恋家恋婆娘,既然关中男人还不错,四周都不能去,那么,关中的姑娘自然爱嫁当地郎了。
酒瓶展示了关中身穿红袄长发的俊俏姑娘双腿盘坐在黄土堆上,双手盘辫的场面,姑娘旁边一个南瓜状酒瓶盖巧妙掩饰酒瓶口。真可谓:“长安建都十三代,人杰地灵春常在,风调雨顺生活好,陕西姑娘不对外。”
第七怪,秦腔吼起来
秦腔产生于秦文化,反映了秦俗秦风,汲取了秦地丰富的民间素材。“吼破嗓子挣破脎(sa)”是秦腔的特色,也是秦人本色。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秦人先祖发迹于岐,长期抵御“西戎”,望关内而发奋,战百年始霸西。古秦将士,敲板弹戈,啸傲黄沙,慷慨之音萦绕莽莽高原,高昂的斗志在天地间吼叫,席卷起满天的风沙,携着滔滔黄河的咆哮,豪放激昂,苍凉粗犷。秦腔让唱的人高亢激扬,听的人淋漓酣畅,将那千年的苍桑、百世的苍凉,都在丹田气海中汇集,腾过胸腑,冲过喉咙,张嘴吼出。秦腔的精髓就是传承秦人风尚,延续着古秦人的精神。
酒瓶展示了陕西关中老汉双手攥拳、弓背含胸敞怀,半蹲状依偎在黄土堆旁,慷慨对天长啸的场面,背后一树桩桩酒瓶盖巧妙掩饰酒瓶口。真可谓:“民风淳朴性彪悍,秦腔花脸吼破天,天下观众心欢畅,不怕戏台要震翻。”
第八怪,凳子不坐蹲起来
关中人把蹲叫圪蹴,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史记》中写荆轲刺秦王,秦始皇就是席地而坐才无法拔剑,逃避中又忘记拔剑,只好绕柱周旋。晋朝有个“身无长物”的典故,说的也是席地而坐的风俗,此风尚的转变应在晋朝以后,关中地区基本保持了“坐”的本意,只是姿势稍有改变,膝盖不着地了,大腿压在小腿肚子上,就变成为蹲姿,于是乎想蹲就蹲,此风尚也就世袭了下来。关中人喜欢蹲是从古文的“坐”演变而来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将膝盖并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压在双脚后跟上。爱蹲是关中一怪,这里面有传统,有习惯,更有落后贫穷的历史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因素。“蹲”起源于劳动后的休息方式,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修身养性。蹲着神侃,感觉确实比坐板凳要舒服些,而且也避免了直接坐在地上将裤子弄脏。如今“蹲景”在背街小巷偶尔还能看到,只是越来越少了。
酒瓶展示了关中老汉头戴瓜皮帽,手拿烟袋锅,悠闲地蹲坐在板凳上的场景。旁边一口袋状酒瓶盖巧妙掩饰酒瓶口。真可谓:“老陕脾气真古怪,有凳不坐蹲起来,问他为啥不坐着,他说这样很自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文化如果不很好地传承,终究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关中风情文化作为陕西传统民俗艺术源远流长,西凤酒厂生产的这套关中风情八怪酒,以浓郁的乡土画味紧扣时代脉搏,展示了黄土高坡的厚重与粗犷,蕴藏着一种质朴、纯真、和谐的乡土美,将这些历史年轮的印记,以酒器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我们能够在闲暇之余,放慢脚步,重拾那些曾经属于陕西的传统记忆。
(作者系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酒文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酒茶艺文化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九州华棠酒器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