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也说白酒文化的名片定义
来源:  2015-12-21 14:30 作者:
  2012年9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文章,提出了谁来定义白酒文化名片的问题,读后本人认为此观点,似乎有商榷的余地。

  从表面上看,给白酒文化名片来做一个定义,有一个标志性的概念符号,简单明了,以便传播,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中国白酒不仅仅有丰富的行为文化,而且更多地体现了宝贵的精神文化价值。中国白酒文化最讲究一个“兴”(xìng)字,因事而饮,因情而饮,因人而饮,因物而饮等等,成为中国白酒文化的特色所在。

  据仰韶文化的文物考证,在7000年前中国白酒已经问世,比西方的白兰地、威世忌等早了1000多年。中国白酒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饮酒的行为文化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奇特景象。

  出征前的壮行酒,端起大碗一饮而尽,然后把大碗摔在地下,打个粉碎,以示英雄壮胆,所向披靡。

  蒙古族好饮酒,待客时主人经常要唱敬酒歌敬酒,一支歌客人要喝一杯酒,使之不能拒绝。

  中国古代文人,饮酒而作,于是就有了李白、杜甫的千古佳作传世,就有了王羲之《兰亭序》的绝妙笔墨。

  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的饮酒文化习俗更是不胜枚举:生日寿酒、孩子的满月酒、开业酒、进屋酒......

  中国白酒与洋酒的不同,其本质于其文化上的差异,也正是这种酒文化上的差异性,才让中国白酒的文化独立于世界酒文化之林。

  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就是要把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随着白酒的飘香,传播到世界各种文化交汇之中。泸州老窖集团董事长谢明有句他的口头禅:“中国传统文化走多远,中国白酒就走多远”,在白酒界引起共鸣。

  至于文章中所提到的饮白兰地干邑外配一杯冰水,马爹利用“依云”矿泉水稀释饮用,饮伏特加时以腌制的俄式酸黄瓜、黑面包等为搭配,都仅仅是当地人饮酒的习惯,最多算得上饮洋酒的一种行为文化,而不是洋酒文化的全部内涵。

  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在形容白酒的不同风格时,用了一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确,中国白酒历史悠久,酒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加之人们生活习惯、习俗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白酒文化的丰富性,这种丰富的多养性,不是仅仅一张名片的定义所能包容的,而这种地域性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由当地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渐渐演绎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白酒已经有了公认的文化名片,不像洋酒那样只有一个定义,而且有很多。比如国家级四大名酒,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陕西西凤酒,就是响当当的四张文化名片,他们不仅是不同香型的代表,在其品牌名片的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不同特色的酒文化风采。

  如果真要给中国白酒文化作一个名片定义的话,我认为就是它的兴致、随意。但是这样我还是觉得文不达义,意犹未穷。如果还要以喝中国白酒时要吃什么菜,吃什么肉,唱什么歌,跳什么舞,或者格式化规定一个什么礼俗,这种人为的简单疗法,不仅是蹩脚的事,更是对中国白酒文化的去肥拣瘦,是一种扼杀,失去的是中国白酒文化固有的精髓。

  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到酗酒、伤身等负面的词汇或者事件,总是要跟中国的白酒相关联,这也是片面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倡导,适度饮酒,有益身心。过度酗酒伤身,那只是饮酒者没有把握好度,而不能怪罪于白酒本身。洋酒过度饮用,也会伤身的,据报道俄罗斯每年有上千人死于醉酒之后的事故。泸州老窖酒文化内容中,就有多次公开倡导:“适度饮酒,健康饮酒”。体现了中国白酒文化所具有的人文关爱精神。

 
编辑:卢静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