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人来说,景德镇是历史中的一座城。
抵达景德镇时,正值深夜,来不及窥见它的真容。
第二日清晨,阳光正好,拉开窗帘,昌江蜿蜒而下施施然地闯入眼中,朝阳投射在平如镜的江面,没想到第一眼便如此惊艳。虽无长江的雄浑之势,但有着长江的婉约动人,那一瞬间“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之画面便浮现在眼前。
视野顺着昌江延伸,透过雾色,隐约看到起伏连绵透着秀气的山峦。
这便是景德镇。
处于鄱阳湖水域的昌江之滨,景德镇城区就在碧水涟漪的昌江两岸。景德镇境内干流长约110公里,五十多条支流呈网状分布,东、西、南、北四河及其多数支流接近城市,形成了四水环城之势,景德镇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其中。昌江又与皖赣铁路蜿蜒交错,似黑白双龙向前伸展,把景德镇市境分割成东南与西北两大城区,成为江南美丽的山城水乡。
也正是自然对景德镇的恩赐,妙笔点缀了这山山水水,方成就了其“瓷都”之名、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质。
里弄中的历史痕迹
景德镇是双面的,一面是繁华的现代城市,一面是寂静的历史古城,这两面在白天、黑夜之中交替,在高楼与里弄中交织。
繁华是那夜半耀眼的霓虹,喧嚣的伴奏。白天城市渐渐静了下来,高楼大厦与里弄小巷和谐共处,并不觉得突兀,许多小巷子夹杂在现代的气息之中。走过珠江大桥,记者走进一条小街,一些被岁月冲刷过的建筑,散布街间。街上满是生活气息,人们不疾不徐地做着自己手头的事情,也有些在屋前的竹椅上聊着天,打着盹。
景德镇的人似乎已经习惯了我们这样的不速之客,看记者拿着相机站在古老的房前驻足流连,在对面门口正举着碗吃饭的大哥打开了话匣:“这个楼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然后向他旁边的一位阿姨求证。房屋的门头上镌刻着龙凤图,写有“凤威祥麟”几个大字。那阿姨告诉我们:“那个图案是凤在上,龙在下,是慈禧年间的。”
这座古建筑墙挂着“江家下弄6号”的金黄色铜牌子。
再走几步,我们看到了“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的牌子。据现在生活在里边的居民介绍,公司10多年前已经搬走了,还有人在这里办公,墙面上还挂着“查裕顺民国店铺”的牌子。
仅几步,又穿进一个小巷子,墙上缝隙中间长满了青苔。
自古以来,景德镇沿河建窑,沿窑成市,沿河一带数不清的四通八达的里弄形成了景德镇老城区特殊的城市布局。相传古代景德镇有“四山”、“八坞”、“三洲”、“四码头”、“十一条半街”、“一百零八条弄”,其实景德镇的里弄远远不止这么多。景德镇许多里弄似乎都是用姓氏命名的,比如毕家弄、江家弄、彭家弄、方家弄、詹家弄等等,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弄名,如斗富弄、爆竹弄、锈球弄等,每个名字后边应该都藏着一个故事。
这些里弄百分之八十都是以维修烧瓷的窑炉时废弃的窑砖修成的,当年景德镇的镇窑,窑膛不是用耐火砖修的,而是用普通的粘土砖修成的,它们经过几十次、上百次的烈火历炼后就要被换上新砖,这些废弃的窑砖就用来建成了房子,这种高效的废物利用,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
穿梭在这样的建筑之中,我们仿佛穿越至宋代,看到了当时繁盛的制瓷景象。对景德镇来说,宋代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朝代。
在宋代之前,景德镇曾有过好几个名称:新平镇、昌南镇、陶阳镇。历史发展到宋代,南北名窑林立,突出的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而当时的景德镇瓷业生产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由于这里制造的瓷器“土白壤而填,质薄腻,色滋润”,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皇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要这里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于“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从此以后,这里就叫“景德镇”,名称延用至今,到现在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还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说法,我们知道中国的英文名“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而“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可见,景德镇在瓷器领域的影响和地位。正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先生所言:“景德镇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
在景德镇随处都可以见到瓷器,马路上路灯、垃圾桶等都包裹着一层厚厚的瓷器,就连大树也被穿上了陶瓷“衣裳”,时刻透露着“瓷都”的大气与精美。
世间最美好的相遇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土做的”。而水的极致是“酒”,土的极致是“瓷”,那么当“酒”遇到“瓷”,恰如美人遇到英雄,让这两种极致的美碰撞到一起,当真是极富想象力的。
将酒的灵性与陶瓷的品味与艺术表现力相结合,并非今日才有。它们的相遇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考古发现,陶器酒具要算是最早使用的盛酒器,我国现存最早的酒具是出土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晚期文化的陶瓷制品。
“我国早期的陶瓷酒具一般形体较大,这与酿造的酒种类有关,那时生产的酒为度数较低的黄酒,在饮用时需要加热,而且饮用量相对比较大。到唐代(公元618年~907年)白酒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由于白酒的酒精含量高于黄酒,使饮酒量减少,因此酒具随之也发生了变化。由于酒具上了桌,不仅做得小些,而且也要做得精致些。在唐代盛行的唐三彩饮酒器具造型优雅,色彩纷呈。到了明清两代(公元1368年~1911年),最走俏的酒具则是景德镇手工彩绘的粉彩花卉翎手的瓷酒具了,其中不少用薄胎瓷制成,薄胎瓷的透明度高,可将酒的醇色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因此酒具不仅仅是为饮用,而且也注重欣赏价值了。”对陶瓷酒具颇有研究的欧阳军先生说。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酒具特别是陶瓷酒具也逐渐成为酒柜中不可缺少的陈列品。许多名酒采用陶瓷瓶包装,以显示其名贵身价。这也推动了景德镇陶瓷酒瓶产业的发展,如今景德镇有许多生产酒瓶的陶瓷企业,而市场上我们看到的许多名酒的高档酒瓶也都出自景德镇。例如“青花瓷”汾酒,正是选用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瓶,瓷质晶莹剔透,釉面光润柔和,瓶上以手书的“汾”、“酒”修饰,笔调自然流畅、动感十足。
在景德镇合正陶瓷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一堆土变成精美酒瓶的过程。合正陶瓷总经理钟明琛向记者介绍,一个陶瓷酒瓶的生产需要20多道纯手工工艺,很多诀窍都掌握在技师的手中,对工人的要求很高,这也就决定了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它有限的产量。
酒类企业喜欢选用景德镇的瓷器为其高端产品增色,而景德镇瓷器之所以闻名世界是有原因的。
景德镇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适宜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中瓷土、沙金、煤、锰、石灰石、大理石、海泡石等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储量之丰、品质之优,首推瓷土。另有昌江贯穿全境,就是这条昌江,为景德镇瓷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昌江水系大小河网交错,为景德镇自古以来的“水土宜陶”创造了条件。“造瓷首需泥土淘炼,尤在精纯”,就是要用澄清无杂质的水拌和瓷土做坯,淘洗极精。昌江水质纯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在历史上,昌江为景德镇陶瓷产品的内运外销,原料、燃料(松柴)的供应,商贾频繁的往来,提供了水上运输的便利。
所以景德镇最初是沿河建窑,沿窑成市。昌江河上运输十分繁忙,城区沿河有三洲(黄家洲、西瓜洲、拜天洲)、四码头(许家码头、曹家码头、湖南码头、刘家码头)。每天无数中小船只穿梭往来,许多精品瓷器,就靠昌江河道上排列如蚁般的小型船只驳运,转入长江出海,器行九域,誉满全球。
另一方面,景德镇集大自然山水之灵气,孕育蕴藏了丰富优质的制瓷原料。特别是驰名世界的高岭土,质坚如燧石,条痕如玉石,是制瓷的上等原料。景德镇东埠的高岭村,就是世界高岭土的故乡。
同时,昌江中下游,河床稳定,水量充沛,充分利用天然流水落差为动力,在一些支流上安装大水轮车带动一排排水碓,用以粉碎瓷石,制作瓷土釉果,大大减少了人力耗费,又保证了原料质量,在原料粉碎上起到了特殊作用。自古以来,昌江两岸的瓷石矿区,悠悠转动的大轮水车随处可见,殷殷如轻雷的水碓声处处可闻,形成了景德镇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清人郑凤仪《浮梁竹枝词》云:“碓厂和云舂绿野,贾船带雨泊乌篷。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清朝乾隆年间主持重编《浮梁县志》的凌汝绵在他的《昌江杂咏》中说得更真切:“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舂得泥稠米更凿,祁船未到镇船回。”
置身于景德镇,我们依稀可以还原当时繁盛的通商景象,那些古迹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瓷都”一段段的历史。
离开景德镇的前一天,阳光特别好,不能直视,通过玻璃触摸太阳的温度,一股暖流直抵心底。这是冬季对它的恩赐,江面静明如镜,倒映着周边的高楼、堤坝、树木。远山如画,行人的脚步很慢,他们享受着这份得天独厚的闲适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