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樟树:因树得名,因酒扬名
来源:  2015-12-21 14:36 作者:
     樟树是赣中地区的一颗明珠。
     夏天,亚热带气候的季风吹来,樟树满是湿润的日子。赣江绕城而过,这本是一条奔腾的河流,到了樟树却温柔起来。它的缓缓流淌和漫延哺育,使得樟树“四时咸宜,其气如春”。
     来到山明水秀的樟树,可随时看到遍植稻米的沃土,这里位于鄱阳湖平原的南缘,造就了以“稻文化”为核心的赣鄱文明。
     湿润的产区和赣鄱文明,是江西知名白酒四特酒得以穿越3500年而长存的源流。中国白酒是地缘文化形成的物质形态产物。只有那些具备不可复制的地质形态、酿造工艺、水源气候、微生物群、文化形态等独特差异化因素的地区,才能酿造卓绝非凡的好酒。而四特酒的产地江西樟树,正是这样一片神秘的土地。
千古一酿出樟树
     樟树本名清江府,因为酸性的沙壤土适合樟树在此生长,故以树名为市名,改名“樟树”。因树命名的樟树,并不是因树而扬名,让樟树真正扬名的是酒,樟树是真正的白酒之城。
     樟树市博物馆副馆长张建仕向《华夏酒报》记者介绍,从3500年前开始,樟树的先人们已经在筑卫城(今樟树地区)等地区用万年贡米和着甘甜的阁皂山山泉开始酿酒,而这极有可能就是樟树酿酒的最早历史。
     在张建仕的带领下,记者在博物馆内参观了1977年发现的筑卫城遗址。这座神秘古城遗址是在1977年被发现,以“气势宏大、保存完整、追溯远古”而闻名于世。在这座时间跨度超过新疆楼兰古城、古罗马庞贝古城的大型土城里出土了大量的酒具。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鬶(音guī)。而据文物专家考证,此鬶乃新石器时代樟树早期先民饮酒的主要器具,是我国最早的酒器之一。这个饮酒器具的发现,证明了樟树地区早前的饮酒史和酿酒史。
     以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在《新唐书》中记载,唐朝年间“江西傕酒利多他州十八”。这说明,那时,樟树的土烧酿酒工艺已经日臻纯熟与精湛,江西的土烧酒产量远高于全国各地。而那时在此地任司马的白居易看来,这种土烧美酒,应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等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宋朝及至南宋时期,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樟树地区的酿造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淳熙初年,著名学者朱熹来樟树阁皂山崇真宫讲学。传学饮酒之余,为“樟树土烧”留下了不少诗作,“一樽底处酬佳节,俯仰山村慨古今”,至今还有人吟颂。
     淳熙七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到江西任江南西路平茶盐公事之职,在豪饮了俗称“清江土烧”的樟树酒后,他夜不能寐。这位以喜酒与豪放著称的大诗人,在《剑南诗稿》“对酒”诗中留下了“名酒来清江(樟树原为清江),嫩色如新鹅”的咏叹。陆游的“名酒来清江”的盛赞,为源远流长的樟树酒文化增添了一页精彩的篇章。
一脉相承的白酒传奇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随着中国蒸馏白酒在元末明初诞生,樟树的“清江白酒”在明代开始远销江南各地,其蒸馏酿造法也已相当成熟。旅居樟树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对“四特土烧”的各个酿造环节,特别是酒曲制造技术进行了认真研究后,在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之《曲蘖》篇中详细记述了酒母、药用神曲及丹曲(红曲)所用原料、配比、制造技术及产品用途,使得“樟树白酒”的酿造技术由樟树传播到了全国。
     此后,清朝年间的娄德清创立的“娄源隆”,逐渐成为江南首屈一指的卖酒大号及千年酒都樟树酒酿造的代表,它的出现使得一直被称为清江土烧的白酒得以“四特”命名,并延续至今。
     娄德清偶然发现先人一直秘藏着《天工开物》,于是结合与北方汾酒(以高粱为原料,大粬发酵)和本地“土烧”(以稻谷为原料、小粬、药粬发酵)的两种酿造工艺,并巧为勾调,生产出了酒色清亮、香醇可口、兼具南北风味的特香型白酒,畅销南北地区。
     日久,娄德清为防止市场伪冒,便在装酒的酒缸和酒坛上,贴上四个“特”字,以此为标志,与其他酒店的酒区别开来,同时表示此酒特别优质。这便是知名“四特”酒名称的由来。
     1952年4月,国家开始对四特酒公司的前身“娄源隆”酒楼实行赎买政策。赎买之后,将当地的其他酿酒作坊合并,成立国营樟树酿酒厂。由此拉开了樟树市酿酒业从传统作坊式经营走向规模化发展的序幕。
     时光荏苒,昨日辉煌已成为樟树酒厚重的历史积淀。但从这辉煌昨日,我们也可找出成就其辉煌的原因。  
     《华夏酒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在讲究血脉传承有序的中国白酒中,樟树白酒自出现以来,就具备着独“特”的色彩。这种独“特”,一方面体现的是它与生俱来的产品基因。另一方面,自娄德清以下到如今四特酒公司,这种独“特”的元素,其实是在传承中一直被不断放大、放大、再放大。一脉相承之下,最终成就了今日的独特、传奇和赞誉。
樟树饮酒风俗大观
     樟树不但有传承有序的名酒,其饮酒风俗也堪称别具一格,值得研究和关注。在“酒都”樟树,樟树人出了名地喜欢饮酒。
     在曾经不富裕的时期,樟树人喜欢喝自酿的土烧“土八路”或者老酒。及至整个城市富裕之后,地方产的名优白酒“四特酒”,成为樟树人的首选。
     蔚为大观的樟树饮酒风俗,是樟树人澎湃情感和生活方式的极大释放。在樟树,外来客人被请到家里吃饭称为“坐下子”。主人除了会为客人设下丰富而精美的赣菜外,也必须拿出酒来宴请客人,否则这顿饭不能称得上“请人吃饭”。
     宾客齐至后,一个德高望重、算得上半个主人的“桌长”,就会被大家推举出来。一般来说,桌长是相当善饮之人,他有施令全桌喝酒的职权。
     普遍认为,开宴之后的第一杯酒每个人都得喝,同时,席间主人的敬酒和最后的收杯酒也得喝。中间之外的“自由酒”,不是喝与不喝的自由,而是要按照桌长开桌前的安排,有选择喝酒对象的自由。
     喝酒有“文喝”和“武喝”两种方式。据《华夏酒报》记者查阅得知,文喝讲究个慢字,斯斯文文,不急不闹,悄声细语,慢条斯理地品滋咂味。武喝则脱衣捋袖,开怀畅饮,大都出现在闹酒之中,把樟树人的豪放、洒脱、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樟树人说,敢武喝的人,通常都是好酒量并有副好身板,樟树人常说“喝酒量身架”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当然也有不怕醉的后生,倚仗有些酒量和好身体亦敢于和酒林好手斗勇,时常可见精神十足上场,醉眼惺忪下场。
     据了解,在樟树,酒喝醉了不叫醉,而叫“吃潮了”;酒喝吐了不叫吐,而是叫“下了猪崽”。这就是赣中明珠樟树的酒俗。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