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卫东教授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广东黄酒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鉴定会在广东大厦召开。会议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省教育厅主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校长田允波等出席。鉴定委员会专家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院士、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廖森泰研究员、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副校长苏新国教授等组成。
广东黄酒是中国黄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客家黄酒”、“娘酒”、“月子酒”等享誉南粤。广东黄酒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有机酸、葡萄糖、多糖等营养成分,适当饮用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消除疲劳等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同时,她也传承着浓厚的岭南文化。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黄酒研究团队对广东黄酒的菌种(红曲、麦曲、酒曲和酵母)进行了研究,分离筛选出了高产γ-氨基丁酸的酒曲微生物和耐高糖酵母,丰富了广东黄酒酿造的生产菌;揭示了广东黄酒的风味物、功能成分等在酿造和储藏中的动态变化特性,建立起广东黄酒特有成分的指纹图谱,为广东黄酒品质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成果技术研究了广东黄酒中主要危害物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机制,并结合广东黄酒的特殊生产工艺,探讨了氨基甲酸乙酯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起广东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减量控制技术,保障了黄酒的食品安全。研究团队开发了广东黄酒新产品4个,并实现了产业化;相关技术在广东三河坝酒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过江龙酒业有限公司、 广东紫金黄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富家酒实业有限公司等知名龙头企业应用。据不完全统计, 2013至2015年,合作公司应用该技术成果生产传统甜型广东黄酒约4500吨,生产低糖型广东黄酒500吨,带动项目合作公司新增产值约5000万元,经济效益显着。项目技术申请国家专利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件),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EI收录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等汇报,审阅了有关材料,进行了提问及质询,一致认为:该科技成果对推动广东黄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其中结合广东黄酒工艺进行的氨基甲酸乙酯的减量控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