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酒呢?
葡萄酒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交必须品(要成为生活必需品还有路要走),逢年过节需要,人情礼仪需要,恋爱提升格调需要....但是,如何选择最合适的酒,而且货真价值,品质保障?
看酒标,一马哈,大部分文字都不懂;
看价格,上至九千八,下至一十八,尾数是8的价格都有;
问店员,全都好,而且各有各的好。
其实,买葡萄酒跟买茶叶类似。
本堂主还自认为是略懂葡萄酒,但是对于茶叶却一窍不通。每次买茶叶,这看看,那瞅瞅,拿起茶叶闻一闻,一来二去,店员都不开心了,最后就随便买上二两走人。后来时间长了,我总结出买茶叶的三重境界:
一.顺手牵羊
如上文所说的初级境界,只是知道自己需要茶,但是需要什么茶,价位是什么,特色是什么,几乎都不知道。所以就是心里发虚,两眼无光,见啥是啥,顺手牵羊。
二.狐假虎威
这是中级境界,对茶略有所知,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武夷岩茶等等也都能说略说一二。但事到临头,却发现自己所知甚少,不过幸好有认识几个专业的朋友,让其帮忙推荐,再自己琢磨下,狐假虎威,借力使力。
三.庖丁解牛
这可以说是高级境界了。不仅知道各大产茶区,也对本地的茶叶市场非常了解,不论是去蹭茶、品茶还是买茶,都能驾轻就熟,一招搞定,所谓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买葡萄酒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自己不懂,建议最好从身边的品酒师或者侍酒师以及葡萄酒达人那里请教推荐,然后自己学习些基础知识,掌握鉴别能力,也就能够从小羊羔到狐狸再到牛的境界了。
下面就分享5条选酒铁律
1、寻找诚信的酒商或专家
对于葡萄酒消费者而言,没有比找到一个靠谱诚信的酒商更简便的选就原则了。即便没有找到,那么身边有品酒师或侍酒师朋友,也一定要记着利用,毕竟知识也是有价值的,比如说渡堂主。
2、学习知名产区的典型葡萄酒
任何产品都有主流和非主流,掌握主流产区产品,从基础入手,一般情况是总是不会吃亏的。
比如说,波尔多葡萄酒,基本都是AOC级别(原产地法定产区),典型特色是酒体偏厚重,入门酒款在50元到150元;
比如勃艮第产区,同样是AOC级别,但是典型特色就是比较细腻优雅,因为产量少,入门款就偏贵,在100到200元;
再比如南澳的葡萄酒,红的很多是设拉子酿造,果香浓郁,酒体丰满,入门酒款在40元到100元。
3、学会认识酒瓶
不要认为只有带软木塞的葡萄酒才是好酒。适宜陈年的葡萄才需要安配软木塞。对于需要即时饮用的葡萄酒来说,螺旋盖才是合适的。
波尔多酒标解析
勃艮第酒标解析
酒标上的信息很多,但是抓住两点,那就是等级和装瓶。以法国葡萄酒为例,是VCE(欧盟餐酒)?VDF(法国餐酒)?IGP(优良地区餐酒)?还是AOC(法定产区酒?)?具体到AOC又有很多细分。关于装瓶,就是要了解是否是酒庄装瓶,一般情况下,酒庄装瓶的酒要更有保证些。
当然,酒瓶上的选酒原则,仅供参考,螺旋盖也有可以保存很久的酒,IGP的也有很贵的酒,酒商装瓶也可能是精品。这个原则只是让你不犯错,但不能让你一定选的最好的酒。
4、学会选年份
葡萄酒讲究年份,有些人会认为酒越陈越香,越老越好。但是葡萄酒不在此列,大部分葡萄酒最好年轻饮用,所以买酒时,尽量买新年份的,比如白葡萄酒买最近三年的,红葡萄酒最近五年的,特别的一些葡萄酒,比如博若莱新酒,买最近六个月的。
如果是买好酒,年份当然是另一种考虑方式,比如只能选一个的吧,买1982的,不买1983的,因为1982是个伟大年份。
5、学会餐酒搭配
6、千万不要什么都是干红
吃什么样的饭菜,记着搭配什么样的酒。其实中国菜,很多时候不适合搭配酸涩的干红,反而干白、甜白更为合适,比如干白搭配川菜,甜白搭配本邦菜,一般都会比厚重的干红要适合些。
如果是海鲜和河鲜之类的鱼类,就更不能搭配干红葡萄酒,即便搭配也是用黑皮诺之类清雅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