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收藏 > 正文
“东方康奈尔”敦笃励志
来源:《华夏酒报》  2016-03-09 17:06 作者:王海

  

  废品收购站是我收藏酒器的渠道之一,有一次到家里附近的废品收购站闲逛,一个脏兮兮的葫芦造型扁瓶映入我的眼帘,因瓶体太脏,看不出瓶上的具体文字,从露出瓶体的胎质判断,隐隐约约感到这个瓶的做工很精致。于是,我便请废品收购站的老板出价,卖家仅把它作为废品出售,我感到要价合理就出钱买下了。回家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再用洗涤液刷洗,这才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从瓶体上的文字内容判断,这是一个西南(唐山)交通大学的百年校庆纪念酒瓶,具体瓶中装的是什么酒,瓶体没有任何标志,无从考证,可能是挂标,或是在外包装上。

  我把酒瓶拿在手中,两面端详了一下,一面是交通大学唐山学院的校门图像,下面印有数字1896~1996,一面是西南(唐山)交通大学百年校庆纪念标志,西南交大其中还括号加着“唐山”二字,西南交大在祖国西南成都市,而唐山在东北方,两者相差2200公里,又有什么渊源,一股好奇心促使我解开该酒瓶之谜,于是到图书馆,上网查资料查阅西南(唐山)交通大学的历史。

  西南交通大学始建于1896年,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就创办学校一事《奏为拟设立铁路学堂所需经费在火车脚价等项下酌加应用事》上奏光绪皇帝获准,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西南交通大学前身)应运而生,曾先后改名为 “唐山路矿学堂”、“唐山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是中国近代建校教早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和“东方康奈尔”之称,学校原址为河北唐山市,1966年迁至四川峨眉,1986年迁至四川成都,这所名校几经校址的迁移和校名的变更,但是因为在她119年的历史中,有67年把校址设在唐山,所以老交大的校友们都亲切地称呼学校为“唐山交大”。目前,它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高校;筹建中的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是中国西部地区仅有的两个国家实验室之一,同时也是轨道交通领域唯一一个国家实验室。

  纪念瓶瓶体是双耳葫芦,上小下大,保持了瓶体的稳定性,上面是圆形瓶口,底部是矩形方足,有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寓意,双耳对称分布,像高架桥上两个分叉路,瓶体正面正中部是黄、红、蓝、绿四色组成的倒置盾牌图案百年校庆标志,倒置盾牌图案内最上部为红色“100”数字,寓意西南交通大学建校100周年,下面是黑色的1896~1996,是西南交通大学建校时间及校庆时间,再下面是西南交通两行英文名:“SOUTHWEST  JIAOTONG”、“UNIVERSITY”,图案中下部是西南交大校徽,其是由茅以升的学生、有唐山交大“四少”之称的唐山工程学院(西南交大前身)工程系教授李汶设计,校徽形似盾牌,其正中是一个T形图案(T字是TA NGSH A N ENGI N EER I NG COLLEGE的第一个字母,即代表唐山工程学院)中间有篆文“交大”二字,代表唐山交大,正中为:西南交通大学,意思是学校现在的名称;右上方有篆文“唐山”二字字样和铁轨,明确了西南交大与唐山交大一脉相承的历史关系;右下方是一个经纬仪,左上方是一个铁锤,分别代表当时学校土木和矿冶两系;左下方是两棵青松,寓意为学校百年树人,为国育才;整个校徽充满了当时学校作为一所工科学校的特点。在校庆标志最底部有“西南(唐山)交通大学百年校庆”字样,瓶体背面正中部是一座设计独特、颇具欧式风格的穹形校门图像,这个校门是西南交大在唐山学院的老校门,和清华大学的校门很像,查阅资料可知,清华大学校门由西南交大校友庄俊照此仿造设计,大门下面印有1896~1996数字样,说明西南交大建校历史。

  在其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西南交通大学铸就了无数的辉煌。1916年,曾四度出任母校校长的杰出校友茅以升,从唐山交通大学的前身唐山路矿学堂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研究生,远赴大洋彼岸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硕士,入学时,洋教授们怀疑这位中国学生的学业水平,校方首先考了茅以升的大学课程,再进行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均是“特优”,比美国最优秀的学生还要好。仅仅一年之后,他一举拿下硕士学位。毕业典礼上,康奈尔大学校长当场宣布:今后凡是唐山交通大学来的研究生,一律免试入学。从茅以升开始,所有唐山交大学子免试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再加上唐山交通大学建筑完全采用欧美大学园林式设计风格,唐山交大也因此赢得了“东方康奈尔”的美称,其中有73名国内外著名院士从唐山交大校门走出。

  (作者系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酒文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酒茶艺文化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九州华棠酒器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