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山西藏友,给我寄来了汾酒瓶,打开包装,迫不及待欣赏观看,一种快乐的美感油然而生。
欣赏此瓶,感觉到有几个特点:
酒瓶为陶泥制成,淡黄颜色,为自然本色。有些酒瓶五颜六色,搞得花里胡哨的,看起来很不舒服。而此瓶本色、本味、本真,有种天然之美。
瓶上有“汾酒”行书二字,何人所书,没有查证。字体活泼,笔画老道,显示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在图案布局上,“汾酒”二字占据了整个瓶身,显得大气不凡。在我收藏的酒瓶中,像这样的大手笔、大气派的文字很少见。除“汾酒”二字外,瓶上还有一些古文字散落在瓶体上,仔细辨认,这些古文字为甲骨文“酒”字,全文“酒”字,把这些古体字装饰在汾酒瓶上,寓意着汾酒悠久的历史。
汾阳古称汾州,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北朝就已出产“汾清”酒。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列举五十余种国内名洒,“山西汾酒”排在首位。
《汾阳县志》载:“汾阳以出自尽善杏花村者最佳。”故后人借唐代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以赞颂汾酒。汾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甲等大奖章。1952年在中国第一届评酒会上,荣获八大名酒之一。以后多次获得名酒称号。今已销售至五大洲四十余国,是一种老少皆知的清香型白酒。欣赏汾酒瓶上的古文字,感到汾酒的历史是多么久远,品质是多么优秀,誉满四海……
这个酒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文字图案都是雕刻在瓶上的,俗称“瓶刻”。瓶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瓶刻包括刻花、划花、剔花、镂雕、刻填等。刻花一般用竹、骨、铁等材料,制成平口或斜口刀具,在成型的坯胎上刻出图案。由于刻花刀具不同,着力不一,刻出的花卉图案刚劲有力,凹凸相参,产生了美的艺术效果。
刻花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产生了我国最初的刻花技艺。常见的刻花图案有植物纹、动物纹、鱼藻纹等。刻花所形成的阴文,线条流畅,技法洗炼。上海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宽把阔流黑陶酒壶,属良渚文化,距今四千多年,器壁薄而匀致,壶上刻满了类似蝌蚪形花纹图案,有着神秘的美感,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陶刻艺术。到了唐宋时代,越窑、定窑、耀州窑的某些制品上,刻花充分发展,刻花与画花结合运用,使工艺更加完美。
我国的瓷刻艺术源于清代,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在上釉的素色瓷器上,用钨钢刀或金刚刀镂刻书画,制作过程是:先用刀尖刻出点线,再涂墨上蜡,在瓷面上显出山水、花鸟、人物画面,既保持了传统的书画风格,又发挥了晶莹光洁的瓷面特色,相得益彰。
在我的梦瓶斋文化博物馆里,收藏着多件瓶刻作品,我最喜欢的却是这件汾酒瓶刻,它大气、亮丽、文化品位高,不失为一件装饰独特的艺术品。
(作者系作家、资深酒器收藏家,中外酒器文化协会文化顾问,梦瓶斋酒文化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