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瑶海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辖区内一待拆迁民房内,有一伙人行动诡异,基本上白天不出现,都是晚上开着灯,不知道在里面干什么,还时常有小面包车过来拉货,拉的都是成箱成箱的白酒,疑似制假酒作坊。
随后警方对此展开暗中调查,很快锁定了这里确实是一个假酒制售窝点,该窝点负责人为淮北人陈某,其原先是一个饭店老板,由于经营不善欠了不少外债,年关将至,陈某为了还债,就动起了销售假酒的念头。
经查,陈某通过物流从外地购买了大量空酒瓶、瓶盖、商标等包材,然后在本地购买廉价的高粱酒,和老婆一起雇了几个人,租了隐蔽的民房,通过将高粱酒灌入空高档白酒瓶再进行包装打码的方式,开始“昼伏夜出”生产假酒。
让警方意外的是,在1月22日的查处过程中,他们和酒厂工作人员发现陈某等人造出的假酒仿真度很高,不仅肉眼难分真假,甚至扫上面的二维码,都能得出这是真酒的效果,“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不喝是很难分真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