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八十年四个阶段,得真传品种命名——究竟酿酒葡萄品种这些中文名字怎么来的?如果没有优美又恰当的“酿酒葡萄品种的中文名称”,现在的葡萄酒行业和市场将不可思议。下车伊始,就应该旗帜鲜明接地气地摆明其应有的位置。“酿酒葡萄品种的中文命名”从1931年至2013年历经了82年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无到有——1931年
此时命名的有赤霞珠、品丽珠和蛇龙珠,还有雷司令、琼瑶浆、贵人香、长相思、玫瑰香、梅鹿辄、魏天子、紫北塞。
第二阶段:从少到全——1956年~1981年
自1956年起,增加了有白羽、白雅、晚红蜜等。《优良酿酒葡萄品种选育》项目命名有白福尔、鸽笼白、白玉霓、白品乐、佳丽酿、黑比诺等。1973年~1983年的《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的研究》、1980年开始的《葡萄酒生产新技术工业性试验》、1981年~1990年在新疆鄯善、甘肃武威和宁夏永宁建立该三省区首家葡萄园和葡萄酒厂,先后引进完善了葡萄品种并为其命名。其中,郭松泉命名的有霞多丽、白诗南、白雷司令、赛美容、米勒·特劳高、白麝香、西万尼、神索、佳美、歌海娜、内比奥罗、宝石解百纳、桑娇维赛、西拉、增芳德共15个葡萄品种;后为简化美化修正名称的有米勒、白品乐、美乐、黑品乐、宝石。
第三阶段:总结归纳——1998年
1998年,郭其昌、郭松泉等为规范我国酿酒葡萄品种的名称、解决命名混乱的问题,经过慎重讨论和过细筹划,以《酿酒葡萄的中文命名》为题,把国内现存品种进行了规范命名,并在1999年初的《华夏酒报》、《中国食品报》、《中国酒》和《中外葡萄与葡萄酒》等两报两刊上发表。
第四阶段:全面推广——2013年
笔者再次整理简化,公布了《统一酿酒葡萄品种的中文译名》,此事新浪网给予鼎力支持,作为中文译名的独家网络传播媒体,已于2013年1月17日上线发布。
7、开发大西北,三省创第一——大西北三个省区的葡萄酒产业是怎么来的?沙城第一瓶干白项目基本结束、昌黎第一瓶干红进行之中的上世纪80年底初期,轻工业部食品局向郭其昌介绍西北三省区(新疆、甘肃和宁夏)有关团场建立葡萄酒厂和寻求技术指导的要求,其中包括1981年春天,新疆轻工厅的一位处长在轻工业部科技司戚佩珍的陪同下,在光华饭店找郭其昌谈引进葡萄品种定植在鄯善的事宜,由此开启了“开发大西北,启动葡萄酒产业”的序幕。1981~1988年开发大西北,建立了新疆(鄯善)、甘肃(黄洋河)、宁夏(玉泉营)的第一片酿酒葡萄园和第一家葡萄酒厂,填补了该地区的空白,开创了新局面,使原本在晾房子里晒葡萄干、在戈壁滩上放羊的三个省区,诞生了葡萄酒产业。由此,三个省区的葡萄酒产业开始兴起。
8、28年编译法规,行业受益千年——中国葡萄酒的标准是怎样与国际接轨的?
1979年郭其昌访问法国后,从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带回国际法规等著作,从此开始了一个家庭对行业的“法制化建设”工作。
后来,郭松泉又多次访问该组织并带回每一版的修订版本。至2007年,前后28年时间,举家(第一代郭其昌,第二代郭松泉、张春娅,第三代郭月)并承担巨资自费完成OIV三大著作的编译工作,最终完成这部鸿篇巨著,分五次(1989、1991、1998、2002、2007)公诸于世,包括《国际葡萄酿酒法规》、《葡萄汁与葡萄酒的分析方法》、《国际葡萄酿酒药典》。另外,还编译了OIV的《国际葡萄酒标签标准》、《国际葡萄酒评比标准》,由此奠定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标准依据,奠定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法制化建设基础,使我国葡萄酒行业从此与国际接轨,为行业铸就千年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