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一杯白茶清欢,以修清心;看一片叶子浮沉,以积经验;等一位知己好友,以入茶门!
茶味不浓不淡,累积不急不躁,到了一定的年纪,品味不一样的茶岁月,这就是茶人林清修的成长。
与白茶结缘是上天所赐
再见福建清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清修时,他身着一件洁白POLO衫,人显得精神而随和。他一如既往地健谈、热情,很快便打开了话匣子。
自18岁开始入茶行,一路在茶行业摸爬滚打整整22年,去年其公司福建清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唯一一家以消费品行业挂牌的茶行业企业,实现了产品到品牌文化再到金融的转变。在外人眼里,林清修有着优秀企业家的实干打拼精神,但实际上,林清修不经意间所传达出来的,更多是一种讲究缘分、讲究自然规律的禅系理念。
林清修于2009年开始关注白茶,2014年“传成”第一泡老树白茶问世。用他自己的话说,与白茶结缘是上天所赐。
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自从神农氏尝百草发现了茶后,唯独白茶进入药典,可见一斑。
但相较于其它茶类,白茶的发展较晚,当年主销国外,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出口白茶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反观内地,市场潜力巨大,光是内地茶企就是几万家,因此林清修瞄准了内地市场,开始寻求茶农、茶商、茶企多方合作。
目前,从市场来看,白茶这几年热度在持续发酵,老白茶更是成为茶界收藏的新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茶客入市。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8~2025年中国白茶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受原料价格上升、用工价格提高等因素影响,白茶的生产成本将继续提高,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受市场影响,以及销售价格稳步上涨、机械化水平逐渐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全国白茶产量将继续增加,产值进一步上升,向上发展的主体格局应继续保持不变。
在白茶市场预期向好的带动下,金融资本将进入白茶产业,推动产业规模的继续扩大。
林清修认为,白茶增长是正常的现象,无论是“传成”还是整个白茶行业的发展,存在一种自然规律。“一个行业的辉煌应该在十年左右,就白茶而言,崛起的时间才两到三年,白茶在六大茶类中量最少,是后起之秀,预计还有五年左右的时间在自然增长,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
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未来白茶市场前景依旧看好,作为清铧茶业董事长的林清修,其头脑一直保持着清醒,认为茶企在白茶爆热的基点上,去把握一个“适量的度”很重要。无论是茶农还是茶厂、茶企抑或是合作方,上游下游,都应该有共同一致的目标——即消费者本身。
市场是导向,但最终核心问题是:他们真正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奉献什么?
林清修始终秉承该原则: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为消费者奉献健康的好茶。这一点自“传成”问世后就始终践行着,做有“身份证”的老树白茶,每一批产品都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检测,确保安全健康。
而“适量的度”,更多体现在引导茶客的消费态度上。
据调查,2017年茶叶消费群体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将达到4.9亿,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
“趁热打铁”将茶品“年轻化”,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市场是很多人的做法,但林清修并没有这样强烈的愿望。
他说,我国茶文化因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后一个茶更多是世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极佳沟通桥梁,选择喝茶代表着一种成长,代表着积淀,代表心与心的链接。
林清修表示,很多年轻人不喝茶可以理解,等30岁以后,一个人相对成熟了开始喝茶,那时候已经不是纯粹地“喝茶”,更多是一种文化修养体现。人们对生命认知加深、对自身涵养提升的孜孜追求,格局开始变得宽阔,由此开始主动喝茶,谈心、交知心好友,趋于产生心与心的链接。
“即便今天的年轻人不爱喝茶,那也只是时间问题。”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自然而然开始喝茶,缘分到了,他会自然而然走进“茶门”。
作为唯一一家以消费品行业挂牌的茶企,当提及自己的竞争优势时,林清修自豪地表示自己没有竞争,他唯一的竞争对手是自己的心。企业能走地多远主要取决于市场的不断快速发展,作为茶企应不断地学习与努力,找到一个和其他茶企不一样的差异点。
林清修告诉笔者,当行业同质化的时候大家都在相互攻击,找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相互砥砺,才能勇往向前,他希望全国茶人、茶企、茶农上下游要一条心,爱护消费者,做健康好茶。
“心若不明,我的家人都是我心中对手,心若明了,更多会去思考自身除拥有目前这个小企业,还能为这个行业奉献点什么?”
想通了这一点,林清修建了张天福纪念馆并受任为纪念馆馆长,身体力行地弘扬茶界泰斗张天福的茶人精神以及积极宣扬闽茶文化。
正如林清修所言:“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做张天福纪念馆?不是我为什么要做,也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去做,而是缘分到了,我应该去做了。”
世间事无法强求,把心放开了、放明了,一切都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