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国家品牌食品周刊 > 特别策划 > 正文
何继红:疫情让中国食品行业发生巨变
来源:《华夏酒报》  2020-03-18 09:46 作者:夏靖尧

此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中国食品行业乃至餐饮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比如一些食品受保质期影响、餐饮企业不能正常营业等等。这是一次危机,但也有人从中察觉到了机遇。疫情期间,人们被迫与外界“隔离”,宅在家里配合防疫,但对吃的基本生活物质需求并没有减少。那么,疫情之下,中国食品行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带着这些问题,3月12日,《华夏酒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

号召食品企业保障供应

《华夏酒报》:何会长,您好!我们注意到,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最近一段时间为武汉筹集了大批餐盒,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此事的来龙去脉?

何继红:目前,新冠疫情通过封城、居家隔离、延长假期、推迟复工等措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随着全国各地的陆续复工复产,给疫情的防控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类食堂都应避免集体性就餐,以分餐配送或者简餐的方式,实行分散性就餐,阻断疫情聚餐传播渠道。为贯彻这一要求,一次性餐盒餐具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积极贯彻国家的“三保”行动,号召协会企业行动起来,积极发动生活物资一次性餐具的保障供应行动。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包装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快速行动,号召了多家食品包装企业及会员单位驰援武汉,保障分散用餐的餐盒供应。

目前,已经组织实施定向捐赠餐盒及相关医疗物资价值200余万元。

倡议食品企业践行“三保”行动,协助复工复产

《华夏酒报》:到目前为止,中国副食品行业的复工复产情况,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同时,作为行业协会,为帮助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尤其是民生类食品企业,在保障特殊时期的市场供应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何继红:近期全国商贸流通业复工率不断上升,连锁超市开业率达95%以上,大型品牌连锁快餐店开业率在90%左右,连锁便利店开业率在80%左右,全国80%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都陆续开门营业了。

农贸市场、社区菜店、蔬菜市场等也在陆续恢复营业,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复工率大幅提升。而从食品饮料行业来看,目前产品供给整体平稳,各大食品饮料企业已陆续恢复生产,为特殊时期的市场秩序和物资供应稳定做好后勤工作。其中,涉及“民生类”的食品企业密切配合各地政府部门的要求,复工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复工时间早于其他企业。饮料类、零食类等企业则基本按照政府规定时间复工。

相比大企业,中小微食品企业复工复产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其获得政府复产许可的时间周期长,另一方面因交通管制难得到政府物资运输绿色通道许可,人力、物流、原辅料受到限制,多数企业产能处于部分复工状态,但随着国家各部委到地方的相关扶持政策正在密集落地见效,行业整体态势持续向好,多数企业将逐渐恢复正常生产供应。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在保障特殊时期市场供应以及支持食品生产行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为积极响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活动,切实保障食品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规范食品行业市场秩序,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作为“三保”行动联合发起单位,于2月8日向所有会员单位及相关食品企业发出倡议,希望企业积极响应,参与承诺行动。

倡议发出后,会员单位积极响应三保倡议,踊跃参与到倡议活动中来,总计共有200余家会员企业加入到三保倡议中来。承诺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恢复产能,保证产品质量,保持价格稳定,丰富市场供给,与社会各界共铸疫情防线。

根据商务部的要求,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于2月10日起发起倡议,倡议食品行业符合条件的商贸企业按要求有序组织复工工作,并做好复工防疫措施的计划及实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坚决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确保,全力以赴,共克时艰。

同时,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及时宣传会员单位和食品企业的复工复产进度,以及在抗击疫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亮点工作,传递正能量,增强行业信心,通过持续不断地报道抗疫工作中的先进企业事迹,引导了更多的食品企业伸出援手,积极为防疫防控贡献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截至3月13日,协会引导动员会员企业等社会力量捐赠资金7221.28万元,捐赠物资30622件,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2203.39万元。

为进一步调研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全面了解企业需求,做好政府与企业的帮手,协助企业克服困难,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借助线上平台对会员单位及食品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广大企业积极响应,认真如实填写了相关问卷信息。在收到各企业的反馈信息后,协会汇总并整理企业的困难及诉求、所需政策建议等,并上报国资委及相关主管部门,争取政策支持。

疫情下食品企业抢抓机遇谋发展

《华夏酒报》:我们注意到,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有网友提出,家中要多储存肉蛋奶、米面粮油等食品,以备不时之需。而另一方面,网络消费将会出现爆发式、几何状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食品流通产业如何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何继红:这次疫情无疑让整个食品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个变化带来的是危机更是机遇,考验的是我们的“免疫力”,也考验着我们对机会的敏锐度。经过这一轮洗牌,食品行业将呈现多种变化:

一是现制食品快消化加速。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人民都变成了“宅居族”,外卖送餐不便,餐饮店关闭,现制方便食品的需求快速凸显,销量呈爆发式增长。鉴于此,不仅是方便面、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强势产品销量暴涨,特色方便粉面如螺蛳粉、酸辣粉等也卖到脱销。此外,米粉、米线、擀面皮、魔芋粉、乌冬面、关东煮等小众产品也迎来“小阳春”,销量纷纷看涨。

日前,淘宝公布的官方销售数据显示,2月3日~2月17日,“吃货”宅家都在吃什么?螺蛳粉单品类排到了NO.1的位置,可见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推崇。俨然快消化速度加快的方便食品品类市场很大,机会也很多。

二是推新强调营养和功效。不难判断,疫情后,“营养、功效”或将成为产品的最大卖点。越来越多的食品饮料品牌开始将其作为传播标签,如日前伊利推出的伊然乳矿气泡水,每瓶产品含100毫克钙,宣称更易被人体吸收,能够为乳糖不耐者提供充足的钙元素。而养元也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主打抗焦虑功效的新品“卡慕宁”植物蛋白饮料,可有效调节焦虑、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三是速冻面食品类创新多元化。“家里蹲”的窘境,无疑大大推动了速冻食品的热销。以三全、思念、湾仔码头为代表的速冻食品在部分地区的多个终端门店出现抢购潮,甚至出现了缺货情况。消费量的暴增更是推动了品类的创新,如今的速冻食品已经不再局限于水饺、馒头、汤圆、豆沙包等传统产品,而是在种类上有了大量的创新。

四是大包装食品走俏市场。随着人们外出就餐的机会减少,一时间囤货需求旺盛,大包装火腿肠、薯片、面包等产品走俏市场。不仅如此,就连一向主打单人食的方便面也出现了改观,日清食品率先推出了主打双人份的出前一丁棒丁面,规格为174g/袋。

五是乳制品热度看涨。日前,84岁钟南山院士的一则关于吃早餐的视频刷爆朋友圈,也让大众再次认识到“每天一杯奶”的重要性。而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也明确要求确保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鲜牛奶也因此再度迎来空前的热度。

六是跨品类组合销售,满足多场景需求。受疫情影响,早餐摊、连锁餐饮店等都面临着暂时性的歇业情境,但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办公室的多种消费场景仍需要被满足,跨品类的产品组合因此受到热捧。

目前,小样就推出了“煲仔饭+乳酸菌”以及“浓汤酸辣粉+乳酸菌”两个系列组合套餐,在满足正餐需求的同时,乳酸菌还可以帮助消化,补充营养。现煲仔饭有香菇牛肉、川味香肠、红烧狮子头、台式卤肉等口味,酸辣粉有川渝风味、酸菜鱼、花甲粉等多重口味,建议零售价分别为17.5元和7.9元,在价格上颇有竞争力。此外,好丽友也与露露联合上架了组合套餐“杏福.丽友”,由36枚好丽友派和6盒250ml露露杏仁露组成,零售价为100元+,主打早餐和下午茶消费。

七是瓶装水企加速收割家庭市场。在疫情期间,传统渠道受阻,直达C端的“到家”业务意外成为热点,农夫山泉、今麦郎、百岁山、娃哈哈等多个水企巨头在这个特殊时期开启一场针对家庭社区的渠道之争。娃哈哈在部分区域也开启“线上下单,配送到家”服务,大范围招募社区合伙人。今麦郎也开启同样的服务,并打出了全程“无接触配送”的口号。不仅如此,农夫山泉、怡宝、景田、康师傅等水企还纷纷展开了无人售卖点,均以家庭用水产品为主。

作为第一家布局无人售卖点的企业,截至目前,农夫山泉已经布局了5800多个售卖点。无疑,各大水企这一举措将快速推进家庭用水市场的开拓。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