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酒水市场的转型期,自然也是经销商的一个转型期,对于所有的经销商来说,这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受2012年经济环境不景气、“禁酒令”等因素影响,白酒行业市场增长进入低迷阶段。一方面是厂家对稳定市场和价格体系的现实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需求;另一方面是经销商面临库存和现金流的双重压力,保价或是降价,成为厂商关系新的博弈所在。
部分经销商或将退出
这次突如其来的“寒流”,显然使得很多习惯了高速增长的酒类经销商们无所适从。
这还仅仅是来自市场层面的压力,经销商最先感觉到冷风。
问题是,当上游企业同样遇到来自市场和终端的众多压力时,多数企业肯定会在市场投入和经销商扶持方面做出选择,而与企业貌合神离的经销商必将被抛弃。
2012年,部分白酒企业的发展步伐开始由快放慢,与此同时,企业在渠道扁平化上却走向了最大化,企业对渠道的控制能力,以及对消费者、经销商、终端等资源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更多的经销商开始成为企业的附属和库存转运站。
对传统经销商来说,将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新的环境和形势,要么转型突围,要么抽身而出;而对于那些专注于团购渠道的新进入该行业的经销商来说,困难就要现实得多,是继续看好酒水市场,扎实做好团购渠道,还是尽快甩货全身而退?
不管选择哪条路,可以预料的是,在2013年,这些新进入者会有一大部分群体离开这个行业。
“好似长跑,一开始的时候,人很多,大家的速度和耐力、体力也都差不多,一窝蜂地都冲了上去。一个小时后,距离就慢慢拉开了。卖酒跟长跑其实道理都一样。” 山东富金山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军说。
他表示,经销商做团购渠道也是如此,一开始大家都在做,比拼的是速度,接着就是比拼文化和品牌,最后比拼的就是经销商的耐力,说白了就是经销商能提供的个性化的品质服务。
显然,对于这些看好了白酒高额利润空间的新进入者来说,在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信心消失之余,不太可能做好了“打持久战,提升品牌个性化服务”的准备,而《华夏酒报》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不少新进入者成了“区域窜货的骨干力量”。
“他们就是冲着高额利润来的,你能指望这些官太太们、亲戚们静下心来好好做市场,做过冬的准备?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山东一家舍得的代理商陈兵(化名)接收《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表示,在他看来,这些“搅局者”在利益的诱惑下只能做“杀鸡取卵”的事情,“2013年,这样的群体会少很多,一些新进入者会铩羽而归的”。
当然,对于传统的真正经历了市场洗礼的经销商来说,这仅仅是再一次的考验而已。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永远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螺旋式上升才是一个行业正常的发展路径。
所以,对酒类企业和经销商来说,所谓的“寒冬”也只是一个让行业慢下来,重新梳理发展模式和成长空间的时期。
联合会更加深入
为了应对目前市场的不利局面,以五粮液、郎酒等为代表的企业正在进行由内而外的变革,将逐步建立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5个营销中心,从而形成“7大营销中心+公司”的全国市场网络布局,以营销中心作为营销行为的实施主体。
2013年郎酒工作目标有三个。
第一,稳定梳理和优化经销商布局,进一步提升经销商与郎酒共享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第二,夯实市场基础,对销售渠道进行有效梳理和管控,实现郎酒及经销商出货渠道的有效掌控。
第三,控量保价,重构价格体系,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加快经销商库存消化。
可以猜想的是,企业的变革必然带来下游经销商政策和市场模式的变革,而这种变化应该是史无前例的,对抱残守旧、不愿改变的经销商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那么,猜想一下,经销商们会有或者即将面临什么样的改变?
据《华夏酒报》记者调研发现,在每一个区域市场内,尽管代理不同品牌的经销商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是有一个现象是,他们大多数关系都还不错,甚至有的经销商之间“兄弟情义还很深”。
这似乎与很多上游生产企业的状况大不相同,区域内经销商之间的沟通往往比较频繁,很多时候,大家都会在一起聚一聚,聊聊天发发牢骚,有时候,忍不住还会“痛骂”对方不给情面,抢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更多的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想出路和方法,尤其是在面对共同的难题的时候,经销商内部的联合就开始萌生并发展壮大起来。
实际上,这种形式的联合在近几年也接连发生过,只不过,因为整体市场环境并没有现在这般恶劣,其效果和效能也就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现在看来,这种经销商自发的联合模式在应对市场困境和企业重压之下,也许会为这个群体带来一些新的生机。
成立于2012年的湖北和其鑫商贸有限公司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它整合了18家代理商,改变了代理商的弱势地位,并迅速奠定了其在厂家不可忽略的强势地位,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付出(车辆、人力、配送等也实现了集约化),更大大优化了商业环境,这些显然是联合之后的“新增效益”。
或许,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更多的区域内经销商会实现规模性的联合,并在现实压力和长远利益之间做出他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