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如火如荼地为收购南非啤酒企业SAB米勒而全力以赴的百威英博,在集团架构调整方案已经出炉的情况下,做梦也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后院起火。
日前,百威英博因为大连一个经销商欠款卷入纠纷。据悉,双方是因为6年前的进场费垫付而埋下纠纷隐患,一直延续至今没有解决。百威英博和这个经销商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背后又折射了怎样的一种啤酒产业链生存环境?
缘起6年前的纠纷事件
8月3日,一则有关经销商围堵百威英博办公室的纠纷事件迅速传遍开来,引发了业内外的关注。
据悉,讨债方是大连金易集团,成立于1993年,自1995年起正式成为百威啤酒系列产品的代理经销商。金易集团对媒体称,当时百威在中国就9个经销商,他们就是其中一家,主要负责东北和内蒙古的业务。他们与厂家百威英博闹起不愉快,始于2010年。原因是,2009年到2010年期间,为了扩大在沈阳市场的影响力,大连金易集团按照百威英博业务的要求,买断了沈阳市场100多家包括夜场在内的门店,要求只准卖百威英博的啤酒,先后垫付了6000多万元现金。但从2010年以来的这6年里,大连金易只要回了5000多万元,还有617万元,百威英博公司不愿承认,也不愿意支付。
金易方面称,已经要回的5000多万元不是百威英博给经销商的折扣,也不是奖励。此前百威英博在做市场投入时因为不好走账,让经销商用现金先垫付。届时,这笔款项会在进货的时候按照比例返款。例如:下100万订单,经销商支付70万,剩下30万就拿之前垫付的推广款来抵。
600多万元,却拖了6年时间迟迟未能解决,百威英博和经销商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对于上述经销商的控诉,百威英博通过公开声明表示公司非常重视同经销商的合作伙伴关系,恪守合法经营和诚信管理的原则。公司同经销商就市场投入的合作都签署了明确的协议,并严格遵守协议的各项约定。并且在收到经销商反映的情况后,立即开展调查工作,核查了与经销商之间的相关协议和账目。
最终百威英博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经销商所称的费用核销要求并无事实和法律的依据。
“像我们这样的大公司,是不会做违法违规的事情,只要合同规定的费用,我们一定会支付的,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我们也没法支付。我们希望通过理性的方式处理这样的问题。”
但对于什么时候能够和大连这位经销商解决矛盾,上述百威英博相关负责人只是表示还在谈。
针对此事,长年深耕啤酒行业的专家方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仅仅是啤酒行业,这是厂商关系的典型事件。
要知道,当前啤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百威英博不久前发布财报对中国市场的判断是,中国啤酒上半年产量会下跌6%。行业不仅区域啤酒品牌的日子不好过,连华润啤酒上半年业绩都出现了销量和销售额的双降。在此背景下,厂商关系显得越发紧张。
同是酒类行业,白酒行业相对利润会高一些,而啤酒利润则很薄,竞争很激烈。分配到经销商手里的利润更少。因此,啤酒经销商在业内也有个说法,被称之为“酒水搬运工”。很多做知名啤酒品牌赚的钱还没有做中小品牌赚得多。而最近进口啤酒发展迅勐,则与啤酒经销商的转型密切相关,因为已经有很多啤酒经销商转型做进口啤酒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进口酒增速迅勐。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啤酒行业的厂商关系中,经销商是扮演弱势群体的角色,厂家的话语权比较强。
收购后架构方案出炉
正是这样弱肉强食的行业环境,促成了啤酒企业们之间一笔又一笔的并购。在前不久收购南非SAB米勒刚刚获得商务部审批通过后,8月4日,正在全力冲刺年底完成收购SAB米勒的百威英博公布了新的领导架构,明确了全球两家最大的啤酒商合并后的“势力地图”。根据安排,百威英博的人员主导合并后的新公司,全球总部位于比利时,而管理团队将在纽约。
百威英博CEO薄睿拓8月4日在给公司员工撰写的一封邮件中指出,由于目前关于该交易的审批前提条件已经完全满足,有关管理层的任命以本次合并交易能完成为前提。
本报记者了解到,该封邮件指出,未来合并后的公司将分为9个大区,同时公布的,还有一个名为“EBM”的管理架构,除了上述9个大区的负责人外,还包括一些功能性业务的负责人,连同薄睿拓在内,合共20人。
目前百威英博中国区总裁吉祥(Jean Jereissati)将在2017年1月起出任亚太北区总裁。现任亚太区总裁的邓明潇(Michel Doukeris)则从2017年1月起出任百威英博全球首席销售官。
在新的架构下,百威英博把亚太区区分成了南北两个大区,亚太南区总裁将由Jan Craps出任,和吉祥平起平坐。根据最新的“地盘”划分,亚太北区总部位于上海,范围包括了中日韩三国;亚太南区总部位于墨尔本,包括了澳新、印度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市场。
外媒《金融时报》引述分析师指出,这一最新的人事安排显示百威英博对自己文化的优先重视程度更胜于要留住SAB米勒有经验的管理层。同时,随着9个大区的设立,目前SAB米勒位于迈阿密、香港和北京的区域中心日后将会被撤。而对日后两家公司合并后的新啤酒巨头的名字依然未知。
对于合并后的双方,业内认为,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或将明显领先燕京啤酒。未来国内啤酒行业竞争格局或将从“多强并举”演变为“一超多强”,倒逼燕京啤酒等加快国企改革和并购进程。